台灣規模最大的中元祭典──「鷄籠中元祭」即將熱鬧登場。這不僅是一場承襲百年的宗教盛會,更是一場融合信仰、藝術與城市記憶的文化嘉年華。基隆市文化觀光局今年特別規劃策展、走讀、巴士導覽劇場等多元活動,最受矚目的重頭戲「放水燈遊行」更邀請「雲火 INFERNO 火舞團」領銜演出,火光與信仰交織出震撼夜空的祈願之語。想知道鷄籠中元祭有哪些精彩活動?《城市學》一次為你整理。
鷄籠中元祭歷史
鷄籠中元祭科儀時程
鷄籠中元祭亮點:放水燈遊行
鷄籠中元祭系列活動:巴士導覽劇場
鷄籠中元祭系列特展:幸福蘋安抱抱|裝置藝術展
鷄籠中元祭系列特展:《走境171》
鷄籠中元祭系列特展:《鷄籠米雕藝術年展》
鷄籠中元祭系列走讀活動
鷄籠中元祭是台灣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民俗祭典之一。自1855年至今已傳承 171 年,被文化部指定為第一號國家重要民俗。清朝咸豐5年,漳泉械鬥死傷慘重,所幸有地方人士出面調解,終於平息紛爭。此後,各姓氏宗親會輪流主普超渡無主孤魂,以血緣代替地域觀念,以信仰取代械鬥,達成社會和諧、共存共榮的目標。
今年,鷄籠中元祭由吳姓宗親會擔任主普,基隆市文化觀光局亦攜手合作,推出為期一個月的系列活動。不僅有放水燈、普度等傳統科儀,還融入米雕藝術展、裝置藝術及街區走境導覽,結合慎終追遠的精神與當代藝術的創新,讓這場祭典不限於宗教信仰,更是基隆這座港都融合多元文化的縮影。
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提供。
儀式 | 時間 | 地點 | 說明 |
開燈夜 | 7/24 (四) 23:30 | 開基老大公廟 | 由輪值主普團體與各代表共同舉行象徵性的開燈儀式,將持續至農曆七月結束為止。 |
開龕門 | 8/23(六) 14:00 | 開基老大公廟 | 開啟龕門,象徵普渡月開始。 |
開燈放彩 | 9/3(三) 18:00 | 主普壇 | 淨壇儀式後,由主普團體與各代表一齊點亮主普壇。 |
迎斗燈 | 9/4(四) 14:00 | 基隆市區、 慶安宮 | 斗燈為道教的避邪祈福器物。隊伍迎出繞境後,抵達基隆慶安宮點亮斗燈,祈求平安並象徵團結。 |
放水燈遊行 | 9/5(五) 19:00 | 基隆市區、 施放水燈頭 | 地方團體遶境市區後,舉行放水燈奉厝祭儀,是民眾參與中元祭典的高潮。 |
9/5(五)23:00 | 望海巷 | ||
中元普度 | 9/6(六) 19:00 | 主普壇 | 農曆7月15日的中元普渡,招待好兄弟享受陽間食物,普渡最後將有「送孤/跳鍾馗」儀式,避免好兄弟流連不去。 |
關龕門 | 9/22(一) 17:00 | 開基老大公廟 | 關閉龕門,將好兄弟通往陰陽的通道關上,結束人間7月。 |
鷄籠中元祭的重頭戲「放水燈遊行」已傳承逾百年,是結合宗教信仰與現代表演活動的文化盛事。當天晚間7點,來自各姓氏宗親會、地方團體及學校表演隊伍將齊聚田寮河畔,展開繞行市區的盛大遊行,迎接象徵祈福與鎮護的水燈頭。到了深夜11點,隊伍將抵達望海巷,將水燈頭送入大海,引渡水中孤魂,為整場儀式畫下句點。
今年活動特別邀請「雲火 INFERNO 火舞團」以火舞、光舞與特技揭開序幕,將火光化作祈願之語,為夜空寫下敬天敬祖的心意。基隆市府更首度攜手人氣插畫家包大山打造花車,以清新筆觸融合主普壇、山海意象、黑鳶與船舶,展現基隆獨特的文化底蘊;而在地「育陽舞蹈團」的小舞者也將登場,為傳統注入青春活力。
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2025中元祭摺頁。
圖/放水燈遊行路線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提供。
圖/交通管制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提供。
鷄籠中元祭今年走入第171個年頭,基隆市文化觀光局特別策劃「走境171-巴士導覽劇場」限定活動,參加民眾將搭乘專屬劇場巴士,行經鷄籠中元祭重要場域,每一站皆搭配現地演員演出與導覽介紹,感受這座海港城市的文化記憶。
票價:每人300元,購票請點我
集合地點:基隆火車站
每場活動全程約2.5小時
圖/巴士劇場導覽場次。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提供。
「幸福蘋安抱抱|裝置藝術展」以基隆中元祭為靈感,由藝術家蔡潔莘創作的兩位擬人角色「蘋蘋」與「安安」,象徵著平安與幸福,將傳統祭典轉化為溫暖可親的藝術語彙。作品展出於基隆美術館草皮,結合海浪般的長髮與髮上小船,象徵守護港灣與漁民。此次裝置藝術以「庇佑・祝福・平安」為核心,邀請觀眾透過童趣視角重新感受中元祭的溫度。
時間:7/8 - 9/21
費用:免費入場
地點:基隆美術館前草皮(基隆市中正區信一路181號)
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提供。
配合中元祭,基隆美術館特別舉辦《走境171》特展。展覽聚焦「漳泉械鬥」、「老大公廟」、「放水燈」與「主普壇普度」四大主題,並融入在地國小學童的藝術共創成果,以多元視角呈現中元祭的族群記憶與文化精神。
展期:8/22-9/21
費用:免費入場
地點:基隆美術館
米雕,又稱「捏麵人」,是中元祭重要的傳統供品。鷄籠米雕藝術學會致力推廣這項技藝近20年,此次於基隆美術館展出超過60件作品,橫跨平面與立體,展品包括以平面浮雕法用連環漫畫方式敘述基隆中元祭緣由,及介紹基隆美景的「捏麵畫」,還有結合鉛線、回收飄流木、報紙等具環保概念的多媒材創作,展現傳統工藝與當代表現力的完美融合。
展期:8/24-9/21
地點:基隆美術館
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提供。
今年鷄籠中元祭不僅有熱鬧的放水燈遊行與藝文表演,基隆市文化觀光局還規劃了四場「走讀活動」,帶領民眾穿梭廟宇、巷弄與儀式現場,體驗這項有百年歷史國家級民俗。
每場走讀都有專業講師實地導覽,讓參與者不只是觀看儀式,而是能夠深入理解鷄籠中元祭背後的歷史、信仰與人情味,感受中元大普度結合宗教、社會與文化的綜合意義。
每年中元節舉行普度祭典前,會先進行一項重要儀式—「豎燈篙」,它是祭典的開端,也是召請天地神明與孤魂的重要標記。從燈篙、斗燈講起,認識鷄籠中元祭「敬祖」與「迎祖」儀式的歷史與象徵。
走讀路線:慶安宮集合→張廖簡宗親會→李姓宗親會→鷄籠文史協進會解散
時間:9/2 (二) 08:00-11:00
地點:慶安宮集合(基隆市仁愛區忠二路1號)
講師:曾子良‧葉玉雯
費用:200元
中元節除了為孤魂普施之外,也有一項充滿祥和祈福意義的儀式─迎斗燈。這是一場為「活人祈福」的道教儀典,與豎燈篙的「請神、召魂」有所不同,迎斗燈的重點在於為宗族添壽延年、消災解厄、全族平安。透過走讀迎燈儀式,從巷弄探索信仰如何融入在地空間與生活。
走讀路線:海洋廣場→慶安宮
時間:9/4 (四) 14:00-17:00
地點:微風東岸寶雅POYA集合(基隆市仁愛區仁二路236號)
講師:曾子良‧葉玉雯
費用:200元
在道教與民間信仰中,「送水燈」是中元節重要的儀式之一,目的是招請水中無主孤魂前來受度,讓那些亡於水難、無依無靠的靈魂也能在普度中得到關懷與超薦。本場活動將帶領民眾探索水燈信仰與海洋文化的連結,看見望海巷的儀式空間與信仰精神。
走讀路線:鷄籠文史協進會、東岸商場、望海巷等
時間:9/5 (五) 16:00-19:00
地點:慶安宮集合(基隆市仁愛區忠二路1號)
講師:安嘉芳‧葉玉雯
費用:500元
「大普度」是中元節最重要、最盛大的儀式之一,也是台灣民間信仰中獨具代表性的超度法會。它融合了道教儀式、社會公益、鄉里團結與文化傳承的多重意義,是祭神、祀鬼、祈福、勸善於一體的綜合性慶典。本場活動將深入介紹大普度的儀式架構與人文情感,從基隆塔走到主普壇,看見信仰與社會的交會。
走讀路線:基隆塔、鳶人文空間、中元祭祀館(主普壇)等
時間:9/6 (六) 16:00-19:00
地點:基隆塔集合(基隆市中正區義二路128號)
講師:安嘉芳‧葉玉雯
費用:500元
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