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家庭所得近年表現亮眼。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2024年家庭收支調查,嘉義市成最大黑馬,家庭可支配所得不僅連續六年創新高,更以年增7.5%的幅度寫下全台第一,為全國平均可支配所得漲幅2.5%的3倍,以121.3萬元在全台縣市中排名第五。嘉義市長黃敏惠指出,嘉義市近年積極吸引乾杯、王品等大型餐飲集團與國際酒店進駐,帶動觀光與消費動能,加上阿里山觀光門戶優勢,城市經濟因此穩健成長。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2024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去年全體家庭消費支出總計8兆2,311億元,較前一年增加4.8%。全台每戶可支配所得平均達116.5萬元,中位數為98.5萬元。而每戶消費支出達88.9萬元,每戶儲蓄則為27.7萬元,全數呈現成長,並持續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家庭儲蓄率從2023年的24.23%,略下降至2024年的23.73%。
主計處官員補充說明,此處的「儲蓄」是將當年度可支配所得扣除消費支出後,也就是沒有花掉的錢,並非大眾認知的存到銀行的錢。家庭儲蓄率則是將當年度儲蓄除以可支配所得,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達4.84%,失業率下滑、就業市場改善,加上政府調高最低工資,均推動可支配所得走揚;分母(可支配所得)成長的速度超越分子(儲蓄),儲蓄率因而降低。
就消費支出內容觀察,家庭支出以住宅服務、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占24.0%為最高,其次為食品飲料及菸草占15.3%;另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對醫療健康愈加重視,醫療保健支出亦提升至14.8%。
圖/2024家庭支出消費型態,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劉芮菁製圖。
儘管家庭可支配所得創歷史新高,貧富差距仍在擴大。依每戶可支配所得高低,將戶數分為5組,去年最高20%家庭平均每戶達235.7萬元,但最低20%家庭平均每戶僅38.4萬元,差距6.14倍,較2023年略增0.02倍。依每人可支配所得重新排序後計算之所得差距,2024年為3.92倍,較2023年之3.81倍,增0.11倍。
以各縣市的可支配所得來看,新竹市以150.3萬元奪冠,其次依序是台北市148.5萬元、新竹縣148.1萬元、桃園市124萬元、新北市121.9萬元、嘉義市121.3萬元。
主計處官員解釋,新竹縣市有新竹科學園區的高科技產業加值,提升薪資水平,而台北市則是首都,服務業與專業職業集中,整體排名與外界認知差距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嘉義市的家庭可支配所得連續6年突破歷史新高,不僅較2023年增加7.5%,漲勢更為全國第一,為全國平均可支配所得漲幅2.5%的3倍,顯示嘉義市民間經濟蓬勃發展。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以服務業為主,從事相關事業人口超過7成,近年陸續吸引指標性企業進駐,去年全台首間VOCO酒店-嘉義福容VOCO酒店,看好嘉義市作為阿里山入口門戶的觀光前景,插旗嘉義市;乾杯集團、王品集團同樣因為看好嘉義市作為雲嘉南消費休閒觀光中心的優越條件,旗下旗艦品牌紛紛於嘉義市展店,都為城市創造工作機會,帶動可支配所得提升。
另一方面,所得收入者之工作地點分析,2024年跨縣市工作人口比例為8.9%,基本所得(包括受僱人員報酬及產業主所得)來自居住地以外的縣市比例平均為15.4%,以基隆市47.7%最高,新竹縣37.1%次之,新北市比例亦在3成以上,顯示台北都會區及新竹科學園區週邊跨縣市工作情形相當普遍;而澎湖、台東及花蓮縣受地理環境限制,赴外縣市工作所得比例較低。
圖/基隆市的基本所得來自居住地外比例最高,達47.7%,顯示居民跨縣市通勤就業相當普遍。行政院主計總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