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第二大城哥德堡一年有 125 天的時間在降雨,市府決定在400 週年的紀念活動,提出擁抱雨天城市計畫

將雨水變成資產!瑞典哥德堡打造:下雨時,世界上最好的城市

將雨水變成資產!瑞典哥德堡打造:下雨時,世界上最好的城市 瑞典的第二大城哥德堡一年有125天都在下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作者:Miaochun L.
日期:2021-08-20

瑞典的第二大城哥德堡(Gothenburg)雖並不是歐洲最多雨的城市,一年也有 125 天的時間都在降雨。當幾年前哥德堡居民被問到他們想如何慶祝這座城市的 400 週年紀念時,他們的願望包括「能夠更好地與水共處,並將雨水轉化為資源」。哥德堡市聽到了市民的心聲,決定以打造「下雨時世界上最好的城市」為願景,開展一項結合文化、設計、及創新的城市計畫—「雨哥德堡(Rain Gothenburg)」,而此計畫也成為該市今年 400 週年的紀念活動之一。

「儘管這裡的居民每年有將近40%的時間都在下雨,旅行社卻依然只想出售陽光明媚的哥德堡的照片給觀光客。」該項目的創意總監湯姆斯.伊瓦森 Thoms Ivarsson 說。「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以一種創新的方式來利用哥德堡經常下雨的事實,若是我們能夠把雨水變成城市的資產呢?」

許多人剛開始聽到這個計畫的構想都哈哈大笑,「聽起來很有趣,祝你好運,兄弟。」然而隨著計畫一步步地實現,人們開始了解到他們是認真的。與湯姆斯合作的建築師也表示他們從未想過這樣做,因為通常建築師不會將雨水視為為建築物增加價值的資產。「我們經常都在想著怎麼擺脫雨水。這個計畫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延伸閱讀

卡崔娜颶風後不再對抗洪水,紐奧良修道院成全美最大城市濕地

取自goteborg2021。圖/取自goteborg2021。

「我們並沒有強迫任何人喜歡下雨,但既然下雨了,為什麼不讓它成為生活中更美好的一部分呢?」專案經理莫特 Magnus Mott 說。大部分時候,下雨總是讓人聯想到待在家。「我們不能因為下雨就什麼事都不做,雨天也應該要有能夠進行的活動。」

下雨天,待在公園也很舒適

作為一個城市居民,我們去過多少個公園,在設計的部分,它們實際上有讓人們覺得下雨時待在公園裡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一點雨哥德堡做到了。該項目的一部分包含設計當地的遊樂場,使其在受雨水浸潤的潮濕狀態下變得特別有趣。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設計團隊在地面上製造出窪地,讓水坑變得更深、濺起的水花也更令人滿意;另外,當水從睡蓮形狀的雨棚中湧入沙坑時,孩子們可以在那裡建造水池、河流和水壩,雨下得越多,就會產生越大的效果。

取自Landezine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Award。圖/取自Landezine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Award。

在哥德堡的遊樂場,人們可以盡情地享受潑水的樂趣,也有名為降雨攀爬架的互動設施,以及提供避雨或遮陽的葉形屋頂。「以更聰明的方式應對雨水,我們才能創建可持續、有彈性和有抵抗力的城市」湯姆斯說,並表示希望哥德堡至少三分之一的遊樂場能夠成為雨遊樂場。

延伸閱讀

藍綠帶交織的韌性之城:波特蘭用六年時間讓魚類回到都市

冰川、沼澤成水上遊樂場,下雨時最棒的學校

雨哥德堡計畫的另一個最佳例子是新學校 Torslandaskolan 的設計。建築師透過他們的提案盡可能多方面地使用雨水的特性來達到專案的願景,使其成為「下雨時最棒的學校」。經設計的寬管道會將雨水從屋頂引導到水池中,慢慢地流經貫穿校園的河流,然後穿過一個「冰川區」,水在此會被混凝土塊分解,最後滲入由水坑和墊腳石組成的天然三角洲沼澤地,加上不同類型的植被,形成一幅自然美景。

在乾燥的日子裡,庭院裡的河床可以用來當作孩子們的滑板廣場,在雨天則變身成有趣的水上遊樂場。孩子們也被允許玩得全身髒兮兮,因為戶外的清潔區域可以確保所有人不會全身沾滿泥巴地走進教室。

參與設計的建築師之一安娜.羅爾夫 Anna Rolf 說:「校園會自然而然地變化,並在天氣不同時呈現出不同的外觀。通常情況下,人們只想把所有的水都清除,並希望校園每天都乾淨,看起來卻也都一樣。」然而換個念頭,雨水被整合到了學校建築的設計中,它的使用不僅考量到了學生、家長,也為地球的永續盡一份心力。

不如擁抱雨天!市民參與雨哥德堡計畫

「在規劃這些項目的過程中,很大的挑戰在於我們必須思考用什麼樣的方式讓這些建築設施不只在下雨時發揮其作用,更是在有太陽的日子裡,設計上仍保有其附加價值。」湯姆斯說。「人們應該有權利選擇自己要在乾燥或是濕漉漉的情況下使用任何設施。」

而雖然大多數的城市都由工程師和景觀設計師圍繞著雨水的議題進行規劃並提出解決方案,但雨哥德堡更進一步,它包含了設計師、藝術家、政治圈、學術界、甚至是市民們。

當地市民也參與「雨哥德堡」計畫,來源:Shutterstock(示意圖)。圖/當地市民也參與「雨哥德堡」計畫,來源:Shutterstock(示意圖)。

「你對下雨有什麼看法?」「您希望在哥德堡做出哪些改變,使其在下雨時變得更好?」這些是哥德堡的居民被邀請參與討論的問題。雨哥德堡計畫希望透過人們的參與來鼓勵他們進行創造性思考並提出想法。

不只改建遊樂場及學校,雨哥德堡還發起了幾個藝術和舞蹈項目,旨在照亮冬天一些黑暗且多雨的月份。例如每年的「井蓋詩」計畫,團隊將具紀念性的詩人作品刻印在城市裡大大小小的井蓋上供來往的民眾停下腳步觀賞,替本來不起眼的城市角落增添了不少詩情畫意。另外,在城市裡的 Esperantoplatsen 廣場,也可以找到許多以油漆漆畫的北極熊腳印,也因為使用了特殊的油漆,你必須在下雨天時才能發現它們可愛的蹤影。

延伸閱讀

改善數萬居民缺水困境!墨西哥活用雨水搜集,供家庭整年用水

這麼多的雨中活動,下一次在哥德堡遇上雨天時,與其如往常一樣匆忙地跑步回家,不如試試穿上雨衣在雨中漫步,也別忘了時不時停下腳步、低頭欣賞這些藝術作品。

「我們不知道雨哥德堡計畫的未來會是怎麼樣」湯姆斯說。「但我們知道這個城市會繼續下雨,所以我們希望所有市民都能夠共同支持此計畫的願景:讓哥德堡成為下雨時世界上最好的城市。」

當雨水成為一座城市不可抹滅的部分,與其不停地抵抗它,不如轉換思維—擁抱雨水,體驗、欣賞它的美,並與其達到永續共存。

👉加入城市學FB官方帳號,即時追蹤最更多城市議題!

關鍵字:永續國際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下雨了附近是否淹水一查就知!桃園即時淹水警訊系統破水患危機
台北狂下雨易淹水適合當首都?與河溪共存親水7美景沁出戀愛感
若遇上鄭州豪雨,台北該怎麼辦?荷蘭水災權威AI模擬暴雨衝擊
Miaochun L.

Miaochun L.

生活觀察家,喜歡思考並且愛狗成癡。法文系畢業後在台灣職場打滾三年,憑著對行銷的熱情來到法國念行銷碩士,之後開啟在歐洲數位游牧的生活型態及職場冒險。喜歡旅居各大城市並發現「不一樣」所帶來的美好,深信人因不斷提出為什麼而存在。聯繫信箱:kerry811201@gmail.com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