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楣無下限,《衰爆大歷史》作者邁克爾.法庫爾為取悅、逗弄並啟發人們,特別搜羅人類史上10億個倒楣故事,並從中精選出,換個角度想,其實透露一絲歡樂氣息的365則篇章,讓不順心者隨意挑一個喜歡的日子展開閱讀,不自覺愈看愈快樂。
因為無論你現在的日子過得有多糟,某時某地,一定有某人比你還要衰。
看更多 》七八年級竄躺平族!這縣市「半微躺青年」不婚育沒車房最軟爛?
其中就以一個著名爛日子為例!沒有人在乎林肯的暗殺事件,反倒幾天後,此事件對2位前任總統造成負面影響,而受到了關注;或者看看鐵達尼號倖存者,出事後竟然在一週內讓名譽掃地。
這些小至日常的抄襲被揭穿、業績遭搶走、奧運比賽睡過頭,大到危及性命的食物中毒、出門被暗殺、鐵棍打破頭、死後還遭挖墳鞭屍等超級地獄哏,在作者妙筆下,不同時期各式各樣崇高、古怪、不安與荒謬全都混雜在一起,以怪異舞步共譜出一曲華爾滋。
現在就一起來探索人類史上衰運的極致,那些鮮為人知紀念日、奇形怪狀死法,以及長期被後代忽略的歷史邊角吧!以下為《衰爆大歷史》書中一則故事內容。
英美盟軍戰線的比利時南部防禦較薄弱,因此希特勒出奇不意,針對此地發動兇殘攻擊,也就是知名的「突出部之役」(Battle of the Bulge)。這也是第三帝國(Third Reich)即將垮台前的垂死掙扎。
這是美軍史上規模最大、也最血腥的一役,在駭人無比的戰況下,幾乎無法反擊。
雖然美軍首當其衝,承受了此波猛烈砲火,然而在1945年1月7日的記者會,現身的卻是愛慕虛榮的英國陸軍元帥伯納德.勞.蒙哥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趁勢搶走他不配擁有的功勞。
看更多 》強拆60萬人房!散步學曝日本3大「不死鳥路」用犧牲換寬敞交通
蒙哥馬利曾短暫被授命為盟軍北翼的指揮官,但卻優柔寡斷不肯採取積極攻勢。
「蒙堤就是個懶惰的討厭鬼」喬治.巴頓將軍(Gen. George S. Patton)在他的日記裡忿忿寫道「戰爭本該承擔風險,他連這點都搞不清楚。」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Dyana Wing So。(示意圖)
然而,即便他幾乎沒有踏上戰場,還害得美國犧牲慘重,這位陸軍元帥仍在記者會上譁眾取寵。
當天,蒙哥馬利戴著鑲有2枚勳章的栗色貝雷帽、身後揹著降落傘吊帶「穿得跟小丑一樣。」當時一名新聞記者這麼描述他。
蒙哥馬利還在一群記者面前鄭重表示「我一看到如此場面(第一天的戰況)立即就採取明確戰略,以確保德軍即便到莫茲河(Meuse)也絕對沒法橫渡…我這叫未雨綢繆…此役應該算是我所經歷過最有趣、最棘手的戰鬥…一旦捲入這種纏鬥,唯獨嚴謹有條理的戰略才是上策…若非如此,你不可能大獲全勝。」
蒙哥馬利暗示道,若沒有英國人,美軍根本無法逃出困境。
話雖如此,這位陸軍元帥依舊自視甚高地,安撫那些真正在前線衝鋒陷陣的士兵。
看更多 》朕都在忙什麼!漢摩拉比法典「以牙還牙」由來為阻止復仇戰爭?
隨後歷史學家史蒂芬.安布羅思(Stephen Ambrose)寫道「蒙哥馬利說,只要有個合適的領導者,美國大兵就是批英勇的戰士」這段話「幾乎摧毀了盟軍之間的團結」。
「60年過去了,這件事還是很令人咋舌,如此聰明的高階指揮官竟做得出這種吹捧自己的蠢事」歷史學家馬克斯.黑斯廷斯(Max Hastings)寫道「自艾森豪以降,所有讀過蒙哥馬利那段發言的美國人都感到噁心。」
盟軍高階指揮部裡的緊張局勢一觸即發,全拜蒙哥馬利在部隊中不斷濫用其地位作威作福所賜。
「這次事件與其他類似的戰爭相比,讓我更加苦惱憂心」盟軍最高司令德懷特.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寫道。
讓盟軍恢復和諧的重責大任,後來落在了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肩上。
蒙哥馬利輸得灰頭土臉後11天,這位英國首相在下議院前用盡所有演說技巧,清楚表明誰才是突出部之役的真正英雄「有人說這場還未休止的可怕戰役,是一場英美大戰。但事實上,幾乎整場戰役都是美國軍人投身其中,也承受了將近全部的損失…我們有一個人參與作戰的同時,美軍那邊就有30至四40身在沙場,而當我們失去一兵一卒時,對方已經有70到80個人陣亡。」
邱吉爾接下來說的話,似乎是在針對想獨佔風頭的蒙哥馬利「訴說我們引以為傲的故事時必須謹慎,不要想不勞而獲地,代表英軍宣揚那場無疑該歸功於美國人的最佳戰役,我相信此役將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勝戰。」
圖/書籍《衰爆大歷史:比水逆更悲劇,地獄倒楣鬼們歡樂又悲慘的365天大事紀》高寶出版。
本觀點文部分擷取自《衰爆大歷史:比水逆更悲劇,地獄倒楣鬼們歡樂又悲慘的365天大事紀》書摘資料,高寶出版。
作者簡介|邁克爾.法庫爾(Michael Farquhar)
曾任華盛頓郵報記者與編輯,出版過數本暢銷作品,包括《沙皇的祕密生活》《英國皇室的幕後秘辛》《被遺忘的美國人》《欺騙聚寶盆》《美國醜聞大事紀》《皇室醜聞》等。
繪者簡介|古路里亞.吉吉尼(Giulia Ghigini)
1983年生於義大利,她繪畫融合對古怪圖像的熱愛及工作狂的狀態。
作品於2009至2017間,連續獲選刊載於圖像作者協會年刊,並入選2013年AOI世界插畫獎,獲3X3插畫年度傑出獎。
譯者簡介|黃婕宇
畢業於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喜愛一切和文字及書籍相關的事物。目前在個人英文工作室從事英語教學及自由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