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世界各國神話,石頭具有靈性是相當常見的概念。女媧補天落了一塊石頭,經過日升、月落,多年寒暑,祂也具有靈性了。
在希臘神話當中,杜卡利翁和皮拉夫婦是唯一從大洪水倖存的人類,他們向眾神提問「要如何讓世界再次充滿人?」
女神西密斯回答「丟出你們母親(Mother)的骨頭(Bone)」沒想到他們將話聽成「將石頭(Stone)丟到地上(Mother Earth)」。神奇的是,杜卡利翁丟出的石頭成了男人,而皮拉丟的成了女人。
在台灣民俗傳說中,石爺相關故事大多具有傳奇色彩。
「夜間會發光,雨天會出遊,等到天亮又回到原處」— 新竹縣芎林鄉鹿寮坑的石爺,也曾被鄉野百姓如此謠傳,聽起來玄之又玄。若不與其他傳說搭配,深入了解,或許就只是一則與怪石相關的鄉野傳奇罷了。
看更多 》茶金歲月新竹月老紅線超強!北埔茶商望族婚姻還創「夫妻憲法」
據傳清朝時期,一名風水師來到鹿寮坑,將巨石傳說與當地五條山脈匯聚一地的壯麗地勢結合,認定鹿寮坑具有「龍脈之相」,巨石正是神龍口中的寶珠。
為了破解可能出現草莽霸主,而危害朝廷政權的風水局,風水師找來一名覡公,在石頭上刻下「雙龍吐珠」四字,沒想到才刻了「雙龍」二字,巨石石縫就突然流下鮮血,覡公不願繼續下去,罷手返家,不料在路途中便吐血身亡。
風水師將此事稟告朝廷,皇上於是命人取來硃砂筆,在龍首處橫切一條線,並潑上黑狗血壓制。
之後在一次洪水氾濫之中,鹿寮坑其中的4條山脈齊齊切斷,龍脈因此告破。
很快地,石頭顯靈的事蹟在當地傳開來,民眾嘖嘖稱奇、敬畏不已,將這顆石頭稱呼作「石爺」。
在這顆石頭旁邊,有另外一顆比較小的石頭,居民稱呼祂為「石娘」。
石爺和石娘朝夕相伴,比起生命較短暫、會遷移的生命體,祂們相互陪伴的時光,似乎比動物和人類來得久遠、堅定且穩固。
經過百年口耳相傳,這2顆石頭,在當地居民心目中就像是一對可愛的情侶。
為了紀念這段故事,鹿寮坑鄉親特別將傳說載入石碑,立於石爺石娘後方,提供後人了解來歷。
圖/迎接虎年元宵、情人節,新竹市政府也推出「虎嘯生風」主題聲光裝置藝術作品,點亮東門城、護城河沿岸。新竹市政府提供。
2001年納莉颱風侵襲台灣,石娘被沖刷到下游,這2顆石頭就這樣分開了。
當地居民不忍心他們相隔兩地,於是向縣長陳情,希望能將石娘搬回石爺身旁,與祂團圓。
2年過去,村民在獲得石爺石娘同意後,著手將這對石頭搬運到土地公廟旁的小花圃團圓,不僅如此,他們還在城隍爺的見證之下,以傳統婚禮的熱鬧排場結婚。
今天,祂們就安居在華龍村內的土地公廟旁邊,一旁的碑帖將這段口傳的愛情故事化為文字。
之後,居民也將每年3月29日訂為當地的「客家情人節」,以紀念這段傳奇。
看更多 》茶金歲月曝新竹茶商恩仇「茶狗屎現象」證明政府才是剝削元凶?
石頭之間也有愛情故事,初次聽見的朋友可能覺得新鮮,不相信的人也可能覺得有些胡鬧。
事實上,石爺、石頭公的存在,在台灣各地並不少見,這些型態各異的奇岩怪石,往往與在地文化的根源密不可分,有的與先人開墾有關、有的與守護村人相關、有的則和在地的風水地形共存共榮。
透過石爺與石娘的傳說,我們不僅看見人們對於永恆愛情的想望,以地方傳說為引,甚至可能從過去的文本記載中發現蛛絲馬跡,找出先民生活的軌跡,看到地方文化發展的脈絡。
看完這段故事,等不及要看看石爺石娘的真面目了嗎?他們所在的鹿寮坑周邊,還有很多好風景等你走走。
鹿寮坑位於新竹縣芎林鄉,是著名的賞桐花勝地。過去由於山谷之間有許多野鹿活動,居民常來此獵鹿,並設鹿寮,故得「鹿寮坑」之名。
鹿寮坑有3條桐花步道,周邊景點較為分散,聚落大致沿著鹿寮溪的谷地發展,建議自備交通工具前往。
14:00 鍾屋夥房,古時候採茶工人住的三合院。雖然是合院形式,但2層樓的磚樓建築相當少見哦!
15:00 前往華龍村土地公廟訪石爺石娘。
15:30 拜訪石爺石娘原本的家,鹿寮坑溪戲水去!
16:30 到擔水窩濕地農場,欣賞落羽松,來場芬多精森林浴。
17:30 到梯田上享受微風,發呆一會。
國道3號於竹林交流道下(竹東方向)→轉接120縣道(富林路)→ 五龍村後左轉竹25鄉道(五和街)。
鍾屋夥房建於民國初年,是舊時鍾屋茶農為茶葉工人建造的三合院宅第,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三合院依照橫屋數量可分為一堂多橫,兩橫屬常見,多可達四到六橫。
為供應居所給為數眾多的茶業工人,鍾屋夥房採一堂五橫的形式,由一個正對宅院門口的廳堂、左側三橫屋和右側兩橫屋組成(區分左右時面朝合院外部),其中右側橫屋為兩層樓,在台灣相當少見。
鍾屋夥房
地址: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2鄰214號
擔水窩為泉水源頭,早年取水不易,每逢乾旱時節,居民便會不約而同來到此地挑水。久而久之,這裡成了居民口中的擔水窩。
擔水窩濕地農場曾經種植茶、果樹等經濟作物,近年來主人開放農場讓民眾參觀,分享這片天然的林地,園內生態豐富,有池塘、落羽松、各種鳥類、昆蟲聚集。
擔水窩濕地農場
地址: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7鄰169號
梯田下山路上,沿途會見到美美的梯田和水塘,搭配遠處的山景和古厝,適合拍照、放空,結束一天的旅程。
本文出自《貢丸湯》Vol.11 「客家情人節的由來:芎林鹿寮坑的石爺石娘傳奇」,內容與台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合作。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見域CitiLens,張芳瑀、台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撰文,原文《客家情人節的由來:芎林鹿寮坑的石爺石娘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