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持續發展,1970年平均每人國民所得396美元,到2000年,已來到1.5萬美元,預估到2022年,將提高至3.5萬美元。
社會經濟環境的變遷,進而讓年輕人著重事業上的成就感與熱忱,因此相較70、80世代,先後覺得工作須做滿2年3個半月、2年2個半月,90與00世代平均認為只要1年11個月就好,努力嘗試,接受挑戰,才是王道。
而且你知道嗎?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近17萬名2017年至2019年的畢業生或退役大學畢業生,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平均做1年2個月。
相比20年前的中生代,1996年到1998年畢業與退役大學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平均任職1年5個月,現在青年其實只少了3個月。
可見新鮮人的穩定度,未因世代不同有明顯差異,所謂「快閃族、跳跳族、躺平族」,也許只是表面標籤?
104人力銀行 網路問卷相關調查說明
共計調查3192名,平均為70、80、90、00世代的求職會員。
在95%的信心水準下,各世代抽樣誤差在3.28~3.99%不等,並將問卷同時比對真實資料庫。
面對2022年各界人才短缺,104人力銀行因此也詢問企業,對於「2022年就算加薪也搶不到人」的認同度,1分不認同、10分非常認同,平均認同度5.2分,合計63%企業落在5~10分之間,呈現中高度認同。
此外104人力銀行一項統計更發現,4月全站工作數首度突破百萬大關,100萬8000多個創歷史新高,同時有逾5萬家企業在搶才,可見疫後缺工的問題十分嚴重。
剩不到1個多月,約20萬名即將踏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很快也要成為缺工潮下的職場生力軍,但不見得有即戰力的新鮮人,對企業而言仍存在隱憂,不少公司擔心雇用後「新鮮人自我意識高,不開心就會想離職」「新鮮人人還處於生涯探索階段,工作很難做的久」。
圖/資料來源104人力銀行。《城市學》製表。
對此104人力銀行建議各大企業,先好好了解年輕人的想法。
因為104調查求職會員的離職徵兆後發現,各年齡層排行第一的為「薪水被虧待」;第二名的想法則出現世代價值觀的分歧,30歲以下討厭「工作無聊沒挑戰」、41歲以上則「一想到主管就滿肚子火」。
圖/資料來源104人力銀行。《城市學》製表。
從結果回推,年輕人著實期待在職場上有所學,能幫助人生收穫,因此與其巴結、縱容、加薪,也許主管職者願放權給菜鳥發揮,替他們打造舞台,年輕人的表現可能超乎想像,不只年資意外比平均長,離職衝去敵對陣營上班的戲碼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