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勞動力短缺態勢愈來愈明顯,但缺工的成因複雜,企業除了加薪徵才,如何布局勞動力更關鍵

人才短缺北北基失業率卻高於平均?疫後缺工5關鍵影響企業布局

人才短缺北北基失業率卻高於平均?疫後缺工5關鍵影響企業布局 圖/ManpowerGroup Taiwan 萬寶華台灣提供。
日期:2022-03-25

這幾個月來,媒體鋪天蓋地警示一件事:台灣勞動力正處於短缺的狀態,因此各企業都是加薪又加碼在徵求人才。以人力資源的角度來說,我們非常清楚整個勞動力市場呈現的是一個瘋狂的狀態。

幾年前大數據及互聯網的概念萌芽時,科技業的人才需求就一直沒有斷過。但在疫情爆發後,許多企業意識到數位轉型是不可缺的重要概念,因此在整體戰略規劃及業務發展都將資訊科技納入考量。這個趨勢早已不侷限於科技業,包括金融、電子商務、物流、環保、營造等產業都有大舉徵工程師的情形,也造成這一波工程師搶人大戰。

勞動力市場的熱絡程度已是多年未見,但很明顯只侷限在特定產業:資訊科技與半導體。與其說是台灣整體勞動力人才短缺,更精準的應該說是「資訊科技與半導體業人才荒」。

從國發會的圖表中可以看出工業的就業人數比率佔全體35.5%;若細分出五大職業類別,現在祭出高薪搶人的半導體製造業26.4%以及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類3.4%共計佔比29.8%。

取自國發會。圖/取自國發會。

由此可推敲出,台灣的受雇者也只受惠於3成正在蓬勃發展中的產業。

通常內需型產業佔比越高的縣市,就業市場受疫情衝擊就越大。主計總處統計各縣市失業率,大都落在3.8%-4.1%之間,這次北部受疫情影響較南部嚴重,又加上北部以服務業或是企業總部的行政單位為主,因此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的失業率均高於平均數。

延伸閱讀

83%主管令高層失望!經理職場20大污點,工作忙更陷中年危機?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並非每個職業都在加薪搶人才,但缺工態勢愈來愈明顯

受疫情影響,2021年失業率一度令人憂心。但下半年隨著疫情趨緩,失業率呈現連續六個月下降。北部因就業量能大,且未發生大量失業人潮,也已經慢慢從疫情衝擊中回歸正軌。

根據ManpowerGroup最新一期的報告【The Great Realization: Accelerating Trends, Renewed Urgency】指出,全球69%的雇主認為自己找不到具備所需技能的員工。尤其在疫情之後,更是加速了全球人才短缺的狀況。因此能夠成功管理勞動力市場的企業,將在人才爭奪戰中更具備競爭優勢,哪間企業擁有最多的人才,哪間企業就擁有提早踏入未來的鑰匙。

取自Unsplash,攝影:Headway。圖/取自Unsplash,攝影:Headway。

人才短缺問題複雜,不能歸咎單一原因

五個因素在缺工議題上起了關鍵作用:

1.人口結構變化 (出生率下降及境外移動上升)

內政部於今年1月份公布了2021年全台人口統計數據中指出,全年新生兒數15萬3,820人,全年死亡數為18萬3,732人。由這項數據可以清楚發現死亡人數已經高於出生人數,體現了台灣少子化狀況沒有緩解的趨勢。而在境外移動(移民)的數據上,2021年遷入人口為92萬703人、遷出人口為107萬6,713人,移民人數去年減少了15.6萬的人口。70年代出生的青壯年大多是受過高等教育並有優渥的經濟環境,他們傾向讓自己或孩子到外國闖蕩的比例較高,海外的產業規模及薪資待遇皆具備更大的吸引力。因此無論是自然因素或社會因素,都可以看到台灣人口正在不斷流失,在勞動力不足的狀況下逐步邁向超高齡社會。

延伸閱讀

剩「天龍老人」台北鄉鎮區將滅?柯P高官團席位陷人口雪崩3危機

2.跨境流動性降低

在疫情之後,各國都有自己的邊境管制政策,許多旅遊跟商務都受到凍結。中央防疫指揮中心也因勞動力引進國的疫情嚴峻,曾暫時停止移工的引進,對我們的產線及照護人力產生極大的空缺。
面對這兩年中低階勞動力缺乏的狀況以及鄰近國家如日本、韓國、陸港澳等搶人的趨勢,勞動部也提出了「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外籍中低階技術人力只要在台工作六年符合一定薪資,經申請後再工作五年即可申請永久居留,讓「移工變移民」,充實台灣勞動力市場。

3.提前退休人數增加

美國聯準會指出,有超過300萬名美國民眾因為疫情而提前退休。這些嬰兒潮出生的一代現在都是55歲以上的年紀,有一部分的人是因為去上班染疫的風險遠遠超乎獲得的報酬;而有另一部份的人是在經濟繁榮之際也存下了不少的資產。當因疫情改變了傳統工作模式時,他們把原本用於通勤的時間,拿來運動、發展其他興趣甚至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進而產生了新的自我價值感。

4.後疫情辭職潮導致勞動力參與率降低

如同我們前面所提到,員工在居家辦公時間因為內省而產生了新的自我價值感。年紀較長的員工決定提前退休開始經營自己的人生,而年輕族群透過這段時間發掘自己的興趣、培養職涯第二技能後,可能變成SOHO族、YouTuber或是專職做理財投資研究,不再回到職場。

取自Unsplash,攝影:Jenny Ueberberg。圖/取自Unsplash,攝影:Jenny Ueberberg。

5.女性離開勞動力市場

在疫情期間許多家庭最苦惱的是小孩沒有地方送怎麼辦?

有些家庭非常幸運有祖父母可以救援,但若真的只能靠自己的小家庭,勢必要有一個人請假照顧小孩。政府在疫情期間明令雇主不可為難員工的「防疫照顧假」,但發現大多數請假照顧小孩是以女性居多,當然這與華人社會長期以來主流價值「照顧小孩是媽媽的責任」有關。

延伸閱讀

拯救「生不如死」北市生育獎勵再加碼!設籍北北基第二胎領2萬5

但是當一名員工長期請假,很可能會被公司暗示性表達這對其他同仁的工作造成負荷,未來要回到職場面對同事的眼光也會感到恐懼。因此有許多女性在疫情這段時間提出離職,成為專心在家照顧孩子的角色。

取自Unsplash,攝影:Alexander Dummer。圖/取自Unsplash,攝影:Alexander Dummer。

另外一個原因是女性從事的工作大多為支援性服務業居多,而這類型工作是疫情衝擊最嚴重的區域,有很大部分的女性擔心染疫會影響到自己的家庭,因此暫時無法恢復他們的工作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不單是一個面向,但每個挑戰背後都蘊含機會。隨著疫情趨緩、內需回溫,就業人數逐月增加,但與本土疫情發生前相比仍是少了4萬名以上就業人口。主計總處也指出,就業人數下滑除了與疫情有關外,與少子化造成人口持續衰退也有關聯。

對於企業如何吸引、招募、提升員工技能及再培訓,變成企業人資們最在意的議題。為了留住有價值的員工,企業必須提供更具創造力的勞動力布局,才能在這波人才短缺危機中站穩腳跟、迎接挑戰。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點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文科生起薪10年成長贏理科!46%企業愛軟實力,3年養成工程師
轉職員工5徵兆!騎驢找馬求職刷新高,87萬徵才職缺揭夢幻企業
全台最有錢10縣市!高雄慣老闆多輸嘉義,誰拉低高薪收入水平?
ManpowerGroup Taiwan 萬寶華台灣

ManpowerGroup Taiwan 萬寶華台灣

ManpowerGroup是世界前三大的人力資源集團,擁有70年以上的服務經驗。Unleash the power of human potential是我們身為全球人力資源解決方案領導者的使命。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