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他里霧」因位置稱「斗南」、屏東「蚊蟀」飄臭氣易名為「滿州」、花蓮「水尾」農作豐收稱「瑞穗」

打狗變高雄、打貓成嘉義民雄!日本人改美台灣5大「不雅地名」

打狗變高雄、打貓成嘉義民雄!日本人改美台灣5大「不雅地名」 圖/取自臉書「民雄鬼屋咖啡廳」。
作者:方格子VOCUS
日期:2022-05-19

你知道台灣地圖上,隱藏著很多日本地名嗎?這些都是日本時代留存下來的痕跡。像是萬華、豐原、民雄、高雄等。每一個我們經習以為常的地名背後,都有著一段故事。在故事的開始,最初的地名背後,有著無盡的寶藏,在那等著人們去挖掘,一起來看雲林、嘉義、高雄、屏東和花蓮,南台灣與東部5個「和式地名」的精彩故事吧!

雲林|他里霧 → 斗南

斗年舊稱「他里霧」,如果看了前面幾個例子,大概就能猜出,這是原住民的社名。當時這一帶,是洪雅族原住民他里霧社(Dalivoe)的所在地。

直到日本時代,這裡才被改稱為斗南。很簡單的原因,是因為它位在「斗六之南」。

到了當代,他里霧的稱號又被人們逐漸憶起,現在斗南車站的舊倉庫,就改造為「他里霧文化園區」。

延伸閱讀

台北松山哪來的山?北台灣4大「和風地名」因日本人喊難聽秒改

嘉義|打貓 → 民雄

說到日本時代最有名的2個改名地,都跟動物有關,而且改後的結果,都有一個雄字。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打狗成了高雄,打貓,成了嘉義的民雄。

但打貓是什麼意思?難道真的有人如此狠心,去打可愛的貓貓嗎?

其實,打貓,也是一個原住民的聚落名。

這個聚落是洪雅族的「Dovaha」(擔貍社),閩南人將之音譯為「打猫」(Tá-bâ),但「猫」這字與貓太像,於是被誤解為「打貓」(Tá-niau)。

日本時代的官方認為,「打貓」名稱不雅,於是改為音近似的「民雄」(たみお)。

如此一來,光就字面上來看,整個感覺大升級!

延伸閱讀

南投鹿谷多是山羌、彰化花壇「很下等」中台灣日式5地名藏誤會

高雄|打狗 → 高雄

高雄,大概是所有和式地名中,最出名的一個了。但你知道他更名的故事嗎?

高雄在以前叫做打狗,有一說法是,打狗源於當地平埔族馬卡道族的打狗社。

打狗(Takao)在平埔語中,意指「竹林、竹圍」,這據說是他們的防護措施。

而日本殖民政府見這名稱不雅,取同音的「高雄」代之(たかお),加上日本正好就有個地方叫高雄。

這樣的改名,整個提升他的漢字雅觀度,所以一般民眾也似乎欣然接受。

高雄旗津。取自Unsplash。攝影者Tony LAM。圖/高雄旗津。取自Unsplash。攝影者Tony LAM。

屏東|蚊蟀 → 滿州

屏東縣滿洲鄉,在以前是個不好念的名稱「蚊蟀埔」,會有如此稱呼,是因為早期原住民打獵後,總將吃剩的獵物隨地丟棄,因此到處都是動物腐屍的臭氣,而當地排灣族原住民又稱「臭氣」為「Manutsuru」,音近台語的「蚊蟀」(b ng-sut)。

直到日本時代,為雅化地名,政府以台語「蚊蟀」音近日語「滿洲」(まんしゅう),將此地易名。

延伸閱讀

高雄漢神百貨「天馬」logo不是蝴蝶!網誤會30年:設計師喝醉?

花蓮|水尾 → 瑞穗

好山好水的花蓮縣瑞穗鄉,舊名水尾,意義很明顯,乃因秀姑巒溪、清水溪、塔比拉溪(太平溪)、馬蘭鉤溪、紅葉溪等,於此匯合而得名。

水尾位置在紅葉、富源二溪下游,日本時代被分成水尾、拔子兩區,並劃入璞石閣(玉里)支廳管轄,大正6年(1917年)時,把水尾、拔子兩區合併成一區,並改名為瑞穗。

如此的易名,既有淺顯的意義,也有深奧的典故。

因本地的稻米農作物都結穗纍纍,遂以日本古代「豐葦原之瑞穗國」之名而改稱(台中豐原亦同樣取名自此)。

最初地名背後,有著無盡寶藏

以上,就是關於南台灣和東部幾個「和式地名」的故事,其實這樣的名字,還有很多、很多。 

或許日本時代,已經離我們很遠,但至今我們能仍從地名看見歷史的痕跡。

這些改名的行為,不見然全是壞的,但卻也將最原初的名號,給愈拉愈遠。

在如今我們可以見到許多八股式的地名,如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時,不免也讓我們思考,是否有個可能,能讓他回歸到一個最貼切的稱呼呢?

本篇節錄內容,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阿諺,原文《台灣地圖上的日本│14個「和式地名」的故事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網驚Google地圖一堆「平行台灣」神相似!澎湖蕃薯島也複製貼上
台北天水路為何是美人一條街?妹子最愛美妝保養DIY化工原料曝
在廢墟裡喝咖啡正流行!政府活化舊城區,青創回流讓老屋現新生
方格子VOCUS

方格子VOCUS

方格子VOCUS 是一個新型態的創作與交流平台,提供無廣告、乾淨簡潔的創作及閱讀空間,也致力於讓有料有趣的內容獲得收入回饋,開創多元的收費機制,幫助創作者實踐夢想。 目前已經有每月200萬個非重複訪客、20萬會員以及2萬位以上的創作者,在這裡盡情享受創作與交流,分享他們的知識和想像。如果你喜愛閱讀,渴望聽見多元聲音,更不應該錯過這些精彩內容!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