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PTT該貼文內容,原PO因為想去台灣「冷門」的地方朝聖,因此貼文求廣大鄉民貢獻「台灣有沒有存在感非常弱的地名」。
同時,原PO還特別將「存在感薄弱」定義清楚,認為要符合以下2大條件:
1. 首先這地方既沒有值得打卡的點,也沒有知名店家,Google搜尋就只是個地名而已,完全沒吸引觀光客的點。
2. 再來是除了居民外,講出來99%的人都不知道在哪裡。
此文一出,隨即獲得網友熱烈迴響,先後留言點名「香蕉巷」「白雞,最近拜訪客戶第一次聽到」「十九間仔,絕對只有當地人知道,外地人只知道鐵支路」「看到過好幾次討論,阿蓮真的很多人不知道」。
然而這些地方,除在地人外,或多或少還是有外地人知道,像是「香蕉巷」,就位於屏東車站旁,地點不算偏僻。
「白雞」則是新北三峽五景之一,周圍還有白雞山登山步道及白雞行修宮。
圖/新北三峽白雞行修宮。取自Flicker。攝影者Michael Rehfeldt CC by 2.0。
再來雲林東勢的「十九間仔」,曾是名氣不小的私娼寮,老一輩的都略知一二。
而「阿蓮」則在高雄北部,區內大崗山風景區,是知名爬山觀光好去處。
由於台灣地名多不勝數,上述地名似乎還是有人記得,因此有網友下了結論,直言「沒被提起的地名」才是真的沒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