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591房屋交易網報導,在低利的年代,因房價高、利率低,不少民眾投資第二屋時,常選擇「貸好貸滿」,希望年限愈長愈好,讓每月還款的負擔輕鬆許多。
不過中信房屋行銷企劃部副理江龍名對此表示,這樣房貸借款的心態,一遇升息循環或限縮年期的打房政策,很容易感受到還款壓力。
又若以公式計算,30年、40年房貸雖每月的付款壓力較小,可整體繳出的利息,卻遠比20年要多許多。因此江龍名建議下述符合一個條件以上的民眾,負擔20年期限房貸:
1. 收入穩定,每月房貸金額還游刃有餘,但資產又沒有多到能現金買房。
2. 「本息攤還金額」占「家庭收入」 不到1/3,每月房貸金額在接受範圍。
3. 很需要透過每月繳房貸方式「強迫自己儲蓄」者。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Kristina Knut。(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又針對30年期的房貸,金門地政士事務所所長、全聯會副執行長蕭琪琳認為,除了不受央行打房政策波及外,由於房貸在眾多貸款商品中,利率仍算低的,因此若以貸款1000萬30年期房貸,1.625%利率本息攤還來計算,20年房貸每月還款4萬8832元;30年房貸每月還款3萬5115元,在這之中,每月1萬3717元的差額,民眾其實可以拿去自行做高報酬率投資,讓利潤追過利率。
而下列有一個條件以上的民眾,蕭琪琳覺得30年期房貸再適合不過:
1. 收入還算穩定,每月還款金額占收入一半或2/3以下,且不排除日後有換屋需求。
2. 30年房貸進可攻退可守,對首購族來說是剛剛好的選擇。
其實,關於40年期房貸,也不是說貸就能貸。
蕭琪琳提到,承辦40年房貸的銀行並不多,且申貸時會看申貸者收入、信用條件等基本門檻,並規定貸款年限加申貸人年齡,不得大於75;貸款年限加屋齡也不得大於60。也就是說,想申請40年期的人,還得是35歲以下,購買屋齡20年以下的房子才行。
另一方面,40年房貸的利率還有通膨風險,最明顯的就是國內低利資金寬鬆環境已漸漸緊縮。
若試算40年期,利率1.625%的本利平均攤還房貸,原本每月繳2萬8346元,可貸到千萬元,但只要未來升息1%利率,來到2.625%,則同樣的還款金額,僅能貸款到842萬元,無形中房價負擔能力就少了近160萬元。
不過說到底,選擇怎樣的房貸方案,根本是考量自身狀況,並留意利息變化。
蕭琪琳強調,不會投資,但現金流穩定的民眾,不妨選擇較短年限的貸款,穩穩還、強迫「存房」。
若有在投資,中途可能換屋、出售舊屋,那選擇較長年限的貸款,靈活運用資金,換取更高報酬,確實是上策。
而江龍名則傳授小撇步,提到民眾想申請30年、40年期房貸,又不想繳那麼多的利息錢,可以先辦長一點的年限,降低自己還款壓力,等到資金更餘裕、且過了銀行綁約的「限制清償期間」(通常為2到3年),便可向銀行客服知會,稱自己要請提前償還部分房貸本金,藉此讓每月還款利息負擔變輕鬆。
無論如何,民眾在出價購屋前,除了仔細評估外,最好都先詢問銀行,進行鑑價與試算,做好最適合自己的貸款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