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豐夜市管理顧問公司業務經理陳秝敏說,疫情趨緩,加上國旅補助等誘因,觀光客有增多,近期生意稍有起色,但還是不敵電商競爭,也讓攤商卻步。
攤商說,雖然近日疫情回穩,空攤率仍達6成以上。只有前三排賣吃的比較穩定,生活百貨類攤位常常都在等「開市」,有時一晚的營收還不夠付租金。市府經發局說,目前朝吸引觀光客遊高雄努力,近日文博會、台灣設計節都是人潮聚集機會。
周日晚上記者直擊發現,瑞豐夜市餐飲區和百貨區呈現兩個世界,前三排餐飲小吃仍有排隊人潮,但其他百貨區域,賣服飾、雜貨、手機用品等攤區約僅2成營業,整體攤位約有4至5成空位。部分遊樂攤位有親子聚集,但人數不算多。
民眾陳先生說,偶爾假日會到瑞豐夜市用餐,過去周末人太多不敢到瑞豐,現在不再有摩肩擦踵狀況,逛起來舒服多了。遊客陳小姐說,能逛的攤位變好少,吃完東西後就不想停留了。
經發局長廖泰翔坦言,觀光客人數是決定商圈夜市人潮的最主要因素,會整體吸引更多國旅人潮,如文博會、台灣設計節等都是吸引觀光客的活動,市府會推出各種活動。未來也會持續和夜市管委會討論,盡力為夜市找商機。
文先生自己過去賣的是皮夾、包包,疫情期間咬牙苦撐「先求開市再求今晚能賺到租金,不敢奢望自己要領工錢。」
上個月文先生轉作打彈珠生意,終於轉虧為盈。他說,自己觀察現在只有餐飲、遊戲生意較好「人人都要吃飯,暑假期間親子願意花錢玩遊戲。」
圖/聯合新聞網提供。
議員黃文志指出,近日跑行程經過瑞豐夜市,人潮真的不多「最主要還是觀光客人數有限」,近日氣候極端,可能也是造成民眾往餐廳、百貨公司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