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農業處指出,「魚虎」學名小盾鱧,並非日月潭原生魚類,疑遭人放生才入侵潭區,最大可達1.3米長、24公斤重,不僅成魚會攻擊其他魚類,孵化後體色通紅的幼魚也會在成體護幼下,集結成「魚球」成群出動獵食,宛如「潭中惡霸」。
近年為此與清大團隊、漁民合作觀察潭區狀況,發現通常5月稍能發現魚球蹤跡,6、7月大爆發,一團團的「紅色魚虎球」在潭區出沒,尤其會躲在水草叢生、枯枝落葉較多等船隻不易靠近處,畫面驚人,也因此被漁民稱為「紅色警訊」。
為了防止魚虎繁衍擴散加劇,鎖定在魚虎球出沒高峰期加強防治,2022年首度於7至9月進行電撈防治,成功捕到8000多尾幼魚,2021年7至10月,更捕捉3.4萬尾,較2020年暴增4倍,數量也創新高;上個月著手2022年度防治作業,未料卻反常未見魚虎球。
當地漁民表示,按前2年狀況,現在應該會有魚虎球出沒,但近期巡潭或與縣府人員巡查都沒看到「魚球」蹤影,而且是完全沒有,狀況與先前大不同,讓人不解。
圖/魚虎體型巨大、掠食性強,經常破壞生態平衡。取自維基百科。攝影者George Chernilevsky。
有漁民因此開心認為,應是積極電撈幼魚、釣捕成魚甚至是抱卵母魚,可謂「打虎成功」。
但對於「除魚成功」,縣府則沒那麼樂觀。農業處林務保育科表示,外來種入侵「很難根除」,只能盡量降低、控制族群數量。
由於至今,日月潭仍有捕獲抱卵母魚,至於沒發現魚虎球,初步判斷應是氣候問題,2022上半年氣溫偏低,可能導致幼魚較晚孵化,但確切原因及魚虎族群數是否有下降趨勢,將與清大團隊觀察探討,並持續防治。
圖/南投縣2021年在7至10月魚虎球出沒高峰期,電撈捕捉3.4萬尾幼魚,但2022年至今仍不見魚虎球出沒。圖片來源「日月潭一等高」。聯合新聞網提供。
但高雄就沒這麼幸運了,近日有民眾發現柴山滯洪池有魚虎現蹤,在水面翻滾出「死亡泡泡」,並對其他自然物種展開無差別攻擊讓人憂心,因此趕緊通報。
對此民進黨高雄市議員簡煥宗研判,高雄魚虎可能是民眾養大後放生至戶外的,由於其生性兇猛,求生適應力強,最大可達10多台斤,易壓迫原生魚種的生存空間,使水域失去平衡,更慘還會釀成自然水環境生態浩劫,所以籲高雄市府積極處理。
而高雄水利局受理魚虎案件後也回應,柴山滯洪池本採乾式設計,完工後,滯洪池不會蓄水,但因目前鼓山運河有應急工程施工中,所以才進行擋水,把雨水暫留在滯洪池內,避免流入鼓山運河,以利工程施工。
好在鼓山運河應急工程預計7月中就會完成,待柴山滯洪池可放水,降低水位時,就會將魚虎撈除。
本文轉載自2022.07.04「聯合新聞網」《除虎成功?日月潭「魚虎球」不見了 南投縣府給原因》與《魚虎現蹤柴山滯洪池 高雄水利局將降水位撈除》2篇報導,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