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書摘《品馬祖.島嶼釀》知名無光害追淚地有介壽澳口、福澳港口、北海坑道,這的海洋星群比他處都閃耀

馬祖藍眼淚是蟲還是藻?夜光蟲「扛多年原罪」一夕大爆發原因曝

馬祖藍眼淚是蟲還是藻?夜光蟲「扛多年原罪」一夕大爆發原因曝 圖/藍眼淚攝影大賽優選作品《林岳霹:城下之淚》。圖片來源交旅局。天下文化提供。
作者:書中城市
日期:2022-08-03

春夏季節,伴隨一陣陣海潮聲與浪花的規律節奏,馬祖沿岸的海水,被激發出熠熠閃爍的藍色冷光, 在漆黑的夜裡,顯得格外迷幻。2015年,攝影師安德列歐(Rogelio Bernal Andreo)在南竿五五據點,拍下一幅以銀河為背景的藍眼淚,一舉躍上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官網「每日一天文圖」(Astronomy Picture of the Day),此後馬祖藍眼淚聲名大噪,每年吸引數十萬遊客追淚。  

雖然早年當地的漁民都曾經見過,並暱稱這些閃耀藍光的生物為「丁香水」,卻無人真正知曉,藍眼淚究竟是何方神聖。

直到2016年,海洋大學團隊深入研究,抽絲剝繭,才證實藍眼淚為夜光蟲,其神祕的面紗才一層層被揭開。 

專業團隊進駐馬祖,解開藍眼淚謎團 

過往連江縣的最高學府,一直是馬祖高中,直到2015年,透過海洋大學與教育部2個關鍵角色,以及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海洋委員會與連江縣政府的經費支持下,終於在北竿坂里籌辦分校,秉持著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的概念,希望藉此與地方產業、觀光生態緊密結合。

當時,任教於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的教授蔣國平,同時兼任海大海洋中心的主任,被賦予解開藍眼淚身世之謎的重責大任。

延伸閱讀

馬祖大坵島梅花鹿過比人還爽!寵愛比照毛小孩,食物照護樣樣來

回想這段歷程,蔣國平侃侃而談,還分享了一段小插曲「2016年春季,我去拜訪一位在馬祖高中任教的昔日同窗,他帶我拜會連江縣政府的教育處處長,當天又臨時會晤縣長劉增應。當縣長問及何時會有初步的研究結果,我不假思索回答『最快8月份』,只見一旁原以為是縣長祕書的年輕人不停埋頭記錄,殊不知,隔日《馬祖日報》的頭版就出現『藍眼淚即將解謎,8月見分曉』的斗大標題!」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馬祖「藍眼淚」攝影大賽優選《葉益昇:馬祖藍眼淚東莒大砲連》。連江縣政府提供。圖/馬祖「藍眼淚」攝影大賽優選《葉益昇:馬祖藍眼淚東莒大砲連》。連江縣政府提供。

隨口之言,意外成了公諸於世的承諾,彷彿被逼出潛力那般,蔣國平積極帶領研究團隊於2016年4月進駐馬祖,選定南竿白馬王公園附近的介壽澳口為採樣點,並請託一位當地船長協助每日的採樣工作,寄送到海大位於基隆的實驗室。 

在團隊努力下,果真於當年7月,首度證實藍眼淚為夜光蟲之說。在此之前,關於藍眼淚的物種界定眾說紛紜,較常見的說法是介形蟲或夜光蟲。

海大團隊透過「單離培養法」及「次世代定序技術」,找出與發光相關的蛋白基因。透過2種研究方法,證實馬祖的藍眼淚主要是由夜光蟲所造成。

延伸閱讀

馬祖梅花鹿養來吃的?藍眼淚流出北海坑道「國軍最廢」要命設計

馬祖藍眼淚夜光蟲,是蟲還是藻? 

藍眼淚是「馬祖夜光蟲」的暱稱,雖然物種名稱有「蟲」字,但其實是一種單細胞藻類,在生物分類上,屬於「渦鞭毛藻綱」(又名「雙鞭毛藻綱」或「甲藻綱」),是一種不具色素、不行光合作用的赤潮生物,其體表分布了數以萬計的發光器,當四周環境受到擾動,便會發出藍色的生物冷光,這也是為什麼,藍眼淚時常出現在「被海浪一波波衝擊」的海灣、港邊緣故。 

夜光蟲會運用天生自帶黏膜的觸手來抓取食物,小至海洋的細菌、矽藻、橈足類浮游生物,大至魚卵,攝食的範圍相當廣泛。

不過,雖然貌似不挑食,但最愛的仍是矽藻與綠藻。這些一一送入口中的食物,會在牠們透明的體內形成食泡,再分泌消化酶把食泡分解成小分子,以利營養吸收。

北海坑道的光害較少,在藍眼淚盛行季節中,常常有機會看到較多的藍眼淚。圖片來源吳東峻。天下文化提供。圖/北海坑道的光害較少,在藍眼淚盛行季節中,常常有機會看到較多的藍眼淚。圖片來源吳東峻。天下文化提供。

大規模藍眼淚震撼視覺 

2017年4月,馬祖的藍眼淚爆量,一時之間在社群媒體蔚為話題,連在地鄉親也大呼驚奇。

蔣國平也帶領團隊繼續研究,終於在2021年揭曉,一夕之間藍眼淚大爆發的祕密,正是「夜光蟲的有性生殖機制」。 

一般而言,在食物充足、生存環境良好之下,夜光蟲會進行指數型成長的無性生殖,一天天漸進式變化。

然而,在細胞分裂過程中,逐漸出現「僧多粥少」的情形,夜光蟲因感受到生存的競爭與緊迫,此時,母細胞便會釋出約一億個的配子體於海水中,以延續族群的生命。

這些成千上億的配子體隨著洋流載浮載沉、四處漂流,一旦遇到適合生存的環境因子,便會一觸即發,相當壯觀。 

蔣國平形容「像是散落在土壤的種子,突然之間整齊萌芽;也如同吹哨般嗶一聲,大家同一時間甦醒,從配子體長成了夜光蟲。」

團隊也積極投入,盼日後能發展出預報系統,精準掌握每次的精采時刻。 

馬祖藍眼淚館。二○一八年八月成立於南竿鄉,是馬祖第一座自除結合海洋大學夜光蟲培育技術,進行藍眼淚培育外,馬祖藍眼淚館也針對馬祖生態部分,提供靜態及專業導覽解說;更運用環繞虛擬實境,讓遊客身歷其境,不分季節、白天或晚上,都能近距離體驗與藍眼淚互動。天下文化提供。圖/馬祖藍眼淚館。二○一八年八月成立於南竿鄉,是馬祖第一座自除結合海洋大學夜光蟲培育技術,進行藍眼淚培育外,馬祖藍眼淚館也針對馬祖生態部分,提供靜態及專業導覽解說;更運用環繞虛擬實境,讓遊客身歷其境,不分季節、白天或晚上,都能近距離體驗與藍眼淚互動。天下文化提供。

破解錯誤傳聞,還藍眼淚一個清白!

2017年,曾有媒體引用國外期刊指出「藍眼淚屬於有害的赤潮生物」此話一出,蔣國平迅速以近年的研究成果駁斥。

他表示,根據「閩江竹岐站1970到2006年的月均流量 」觀測結果,可說明每年2、3月閩江上游的武夷山山系,會開始出現融雪現象,使得水流量漸增,並於6月份達到巔峰。

往後的月份,隨著山雪融盡,水量會慢慢減少。而位於閩江口的馬祖列島,藍眼淚出現的季節為4月到9月,正與閩江水的流量息息相關。 

若仔細探究原因,大量的閩江水流會帶來豐富的陸源性營養鹽,營養鹽中的矽酸鹽,是構成矽藻外殼的主要來源,促使矽藻大量增生。

此時,以矽藻為食的夜光蟲,也因生存條件優渥而進行繁殖,原本的細胞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在數量上便呈現指數型成長。 

單看「矽酸鹽→矽藻→夜光蟲」這條食物鏈,實屬天然現象,與人工排放的物質無關。

蔣國平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就像有人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這並不是他的原罪。夜光蟲生長在富含營養鹽的環境,是因環境而生的產物,而非源頭及原因,因此,當然不能將藍眼淚視為海洋的污染生物。」 

延伸閱讀

馬祖最難找打卡點「后澳民宅」藏北竿!國際藝術島揭網美8戰地

最閃亮耀眼的景象在馬祖 

在分類上,全世界不同海域的夜光蟲均屬於同種生物,除了加州海域一帶,不具發光素的夜光蟲之外,其他的可分為「紅夜光蟲」與「綠夜光蟲」。 

馬祖的藍眼淚屬於紅夜光蟲,主要分布於溫帶與副熱帶沿岸海域;綠夜光蟲則分布於南亞熱帶海域,且對低溶氧環境的耐受度高, 在2000年左右,開始出現於孟加拉灣、阿拉伯海等工業發達的海域, 因而被認為是海洋污染的指標生物。

不只是在馬祖,外島的金門及台灣本島的花東、恆春半島地區,也有零星的藍眼淚出沒。 

然而,蔣國平進一步解釋,由於本島海岸線相對平直,行經洋流速度較湍急,無法為夜光蟲提供穩定的環境。

對照馬祖列島,一來, 有閩江口充足的營養鹽以提供食源,二來,中國沿岸的港灣及澳口繁多,行經的洋流彎進去又彎出來,降低整體流速,為藍眼淚提供理想的生存條件,這也是馬祖藍眼淚較本島地區還要閃亮耀眼的原因。

馬祖藍眼淚館。天下文化提供。圖/馬祖藍眼淚館。天下文化提供。

打造無光害的賞淚打卡點 

為欣賞到美麗壯觀的藍眼淚,許多旅客對於所謂的明星追淚點,趨之若鶩。

不過,根據海洋大學研究團隊,在三處知名藍眼淚觀賞點進行的生態調查「介壽澳口、福澳港口、北海坑道」,發現夜光蟲的數量,並無明顯差異。

蔣國平指出「這是因為馬祖各島的面積不大,整體又屬於同一水團的關係。民眾普遍認為北海坑道的藍眼淚特別多,其實是由於坑道內光害較少,所產生的錯覺。」 

此外,早期漁民發現每逢夜間漲潮之際,藍眼淚會特別閃亮。海大研究團隊便根據在地耆老提供的相關線索,進行調查比對,也確實發現漲潮時刻下,出現高數量藍眼淚的機會比較多。 

因此,為了讓更多民眾欣賞到藍眼淚,近年來,連江縣政府積極推動「暗空公園」的理念,以「暗空不暗地」為原則,陸續改良各島的路燈照明設備,降低光害程度,除了還給人民昔日仰頭就是星空的環境,也回歸早年低頭,就能清楚望見海中閃耀藍光的另一種星星。

位於馬祖的藍眼淚生態館,除了展示藍眼淚的發光原理外,也有販售紀念周邊產品。天下文化提供。圖/位於馬祖的藍眼淚生態館,除了展示藍眼淚的發光原理外,也有販售紀念周邊產品。天下文化提供。

深耕在地生態,感受生命旅程 

每年4月到9月是藍眼淚的旺季,馬祖境內也提供多項旅程供遊客選擇,包括北海坑道結合搖櫓的體驗行程,以及在地船公司推廣的出海追淚遊程等。

不過,蔣國平認為「若只是單純追逐會發光的生物,只是流於觀光表面,唯有持續深耕研究、探索浩瀚的海洋生態,才能賦予旅遊獨特的生命力與故事性。」 

因此在2018年,連江縣政府與海洋大學合作成立「藍眼淚生態館」,除了分享藍眼淚有趣的科普知識,遊客還能透過塑膠滴管吹氣、攪動等過程,與培養皿中的藍眼淚進行近距離互動。 

2019年8月正式營運的海洋大學馬祖校區,亦透過「海洋生物科技」「海洋工程科技」「海洋經營管理」3大科系的大二學生,進行為期一年的移地教學。

無論是輪船台馬之星輪機室的講解與學習, 或協助在地產業進行海洋相關產品的升級改造,都能進一步培育馬祖地區的海洋人才庫與未來潛在的關係人口,透過產官學的串連,讓學術知識、生態研究與地方產業相輔相成,共創明日的海洋。

書籍《品馬祖.島嶼釀》天下文化出版。圖/書籍《品馬祖.島嶼釀》天下文化出版。

本觀點文部分擷取自《品馬祖.島嶼釀》書摘資料,天下文化出版。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地方旅遊馬祖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斜槓始祖在馬祖!國軍「多角化生意」當兵抽中離島更開心?
馬祖人覺得不美又討厭?藍眼淚美哭世界,全靠「追淚人」神隊友
馬祖國際藝術島首辦爆紅!戰地3狂日本瀨戶內藝術祭根本不能比
書中城市

書中城市

城市中的迷途小編,介紹各種和城市主題有關的實用書訊。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