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咖啡組織(ICO)統計,台灣人2021年共消費72.5萬包咖啡(每包60kg),全年咖啡消費總數約28.5億杯,平均每人每年約喝122杯,自2018年起,每年增加了1.6%。
2022年,全球咖啡(每包60kg)消費量為1.71億包,台灣則佔其中的0.45%。
圖/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提供。
對此《網路溫度計民調中心》更透過網路調查方法,簡單隨機抽樣1,121份有效樣本,在95%信心水準及正負2.93%以內的抽樣誤差下,完成《飲食習慣洞察—咖啡篇》調查。
以下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廣大消費數據下,台灣民眾的咖啡選擇偏好、品牌偏好及習慣偏好吧!
圖/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提供。
據調查數據顯示,約4成台灣民眾每天至少喝1杯咖啡,僅14.8%民眾不喝咖啡。
會喝咖啡的受訪者中,66.3%偏好拿鐵咖啡,52.7%偏好美式咖啡,偏好其餘種類咖啡人數,則都低於20%。
此外,冰咖啡和熱咖啡的喜好佔比,分別為39.0%及37.8%,兩者偏好程度在伯仲之間。
圖/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提供。
數據發現,52.8%喝咖啡的受訪者,每次購買咖啡的單價,平均落在51~100元間,38.4%則在50元以下。
若以平均每次消費30元來估計,咖啡市場2022消費營業額估近千億元。
至於品牌偏好部分,過去一年喝過咖啡的受訪者中,喝過星巴克者佔比最高,為68.9%;其次則是喝過85度C者,佔比53.9%。
換算成人口估計,過去一年約1,130萬人至少喝過一次星巴克,進一步與地區、年齡做交叉分析,結果顯示,星巴克在北部、中部、南部及所有年齡層中,喝過的比例均最高。
圖/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提供。
圖/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提供。
此外,這份數據調查報告中,過去一年不分地區民眾,喝過的連鎖咖啡品牌佔比排行,前1到5名也和《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連鎖咖啡網路口碑排行榜中的1到5名一致,顯見網路討論聲量和咖啡消費行為,具有一定的關聯性。
圖/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提供。
Maciejewski and Mokrysz (2019, 136)也曾透過消費者行為理論與咖啡市場特性,提出未來5年(2020~2024年)8項咖啡市場產品趨勢預測。
其中第5項便是「便利商店咖啡興起」,這點也和《飲食習慣洞察—咖啡篇》的調查數據相互呼應。
在台灣購買便利商店咖啡的情形十分普遍,90.1%咖啡族曾喝過統一超商咖啡;74.7%咖啡族曾喝過全家便利商店咖啡。
圖/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提供。
在喜好層面數據調查顯示,個人偏好口味,是大部分人購買咖啡時考量的首要條件。
以喝星巴克的人為例,該族群在購買咖啡時,第一個考量為個人偏好口味,其次考量條件,依序是個人喝咖啡習慣、個人方便、咖啡飲品品質、咖啡飲品價格。
圖/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提供。
至於其他品牌的消費者,也多以個人偏好口味,作為首要的購買咖啡考量因素。
比較特別的是,購買CAMA咖啡的消費者,會以「咖啡飲品品質」為首要購買的考量因素。
圖/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提供。
《網路溫度計民調中心》分析說明(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於2022年9月10日至16日,進行飲食習慣偏好調查。
針對年滿18歲之網路人口進行網路調查,抽樣方式為簡單隨機抽樣,並依據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與戶籍地進行反覆多重加權,使樣本特徵趨近母體特徵,具樣本代表性。
有效樣本1,121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2.93%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