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時間:2022年11月26日 】
由於200年新竹市長選舉人數有35萬758人,相較4年前33萬8323人,多了1萬2435人,也因此2018年第10屆新竹市長選舉設有299個投開票所,來到2022年又設置更多,共354個投開票所。
圖/2022新竹市長選戰,民眾黨候選人高虹安當選新竹市長。取自臉書「高虹安」。
11月26日開票,高虹安得票一路領先,甩開藍綠對手林耕仁、沈慧虹。
截至晚上近7時半,高虹安約得6.7萬票、沈慧虹逾5.3萬票、林耕仁逾2.7萬票。本屆新竹市投票人數約有21萬3500人、投票率約61%。
也就是說,只要拿到4成、8萬6千多票應是篤定當選新竹市長。高虹安預計得票率可超過47%。
晚間7時左右,民進黨新竹市長參選人沈慧虹已出面承認敗選。
稍後、晚間7時20分,高虹安也上台發表勝選感言「我們終於撥雲見日!」言中,高虹安感謝郭台銘、宣明智、柯文哲等貴人,以及同志與支持者的一路相挺,最感謝140天來一起打仗的競選團隊同仁。
回顧2022年3位新竹市長候選人,民眾黨高虹安、民進黨沈慧虹和國民黨林耕仁分別在上午都完成投票,均向媒體表示目前心情輕鬆、等待傍晚開票結果。
小小的新竹市長選舉,其選情熱度堪稱全台最熱、故事也最高潮迭起。
據消息人士解釋,綠營將高虹安當做2022年底選戰「支點」,利用不斷攻擊、砲打高虹安,希冀趁勢拉抬低迷的北台灣縣市長選舉。
而為何選擇高虹安?也是因綠營事前測試過攻擊不同北台灣縣市的首長候選人,發現高虹安攻擊起來,綠營支持者較有反應,於是才決定全面圍攻。
而自2022年9月以來,綠營對高虹安的質疑與攻擊,就一直不間斷。
林智堅因論文抄襲事件退選後,綠營開始猛打高虹安態度不佳,語言帶有歧視林智堅就讀的中華大學。
圖/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因論文案備受爭議。取自臉書「林智堅」。
再來,高虹安也遭指控論文有抄襲爭議,最早由媒體所發起,再由綠營和資策會現任執行長卓政宏出面指控,認為高虹安在美國的論文,抄襲自己在資策會任職期間的研究成果。
另外一方面也攻擊她,利用當時出差補助,前往美國攻讀學位,乃至於利用資策會的資源順勢成立公司,並認為其違法兼職。
但高虹安提出不少事證反擊,如選前最後一天,秀出辛辛那提大學所認證的論文並無抄襲公文,或其所任職的公司,曾獲蔡英文等人頒發獎狀等事蹟,認為這些指控均為抹黑,並對媒體提告。
豈料最後,換國民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林耕仁出面爆料,直指高虹安辦公室內部運作的資金、助理薪資等使用疑雲。
其中,以「薪資回繳」作為公積金運用這件事,過去便有判例,顯示這可能會遭法院判定為貪汙。
但又因辦公室內部運作,其實並無清楚規矩,若如高虹安所稱是「助理自願」,也可能無事。
另外,接續辦公室薪資風波,又有不少離職助理,乃至於現任助理以匿名方式向各方爆料。
就有網紅暴露,高虹安辦公室內部的各種八卦、消息,甚至有部分錄音檔流出,這些都對高虹安人設與印象加重打擊。
回顧各種爭議與爆料,高虹安是否能當選的一個關鍵指標,各界都觀察其前老闆郭台銘是否會具體出席力挺。
可直到選前之夜,都未見郭台銘實際出席相關場合,也顯示高虹安的立院辦公室管理,在法律層面上的確存有疑慮。
也因此讓原先民調一路領先對手沈慧虹的高虹安,是否在選舉當天勝出,籠上一層烏雲。
可無論選前各種爭議如何,選民已做出抉擇。當選新竹市首位女市長的高虹安,能不能帶領新竹35萬市民大步向前,就看後續城市治理的智慧了。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96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