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協商才順利進行的小三通,自2001年1月2日起開始實施,主要是用在中國福建省與台灣的金門縣、連江縣之間進行小規模通商、通航和通郵。2008年6月小三通擴大方案正式公告實施,只要持有有效的兩岸出入境證件,即可從金門或馬祖進出中國大陸,讓金馬逐漸發展成為來往兩岸的一個轉運站。
新冠肺炎在2019年爆發後,小三通客船服務先減到每天10班,每日客流量下滑到僅400多人。隨後疫情逐漸升溫,在中國更是全面爆發,因此陸委會在2020年2月7日宣布,自2月10日起暫停小三通客船服務,是自2003年SARS疫情以來再次暫停,之後便一路暫停至今都尚未開放。
小三通暫停後,受影響最大的當屬「通航」的部分。過去在有小三通的狀況下,從金門到廈門只需要花幾百塊的客輪錢、單程約30分鐘。如今小三通暫停,從金門到廈門,必須要先搭回本島後從台北的松山機場前往,不只足足繞一大圈,交通費更是暴漲數十倍。
圖/張智傑攝影。
而隨著疫情趨緩,台灣的入境居檢政策在10月起改為「0+7」自主防疫,入境不再需要進行隔離,等同實質解封,接著12月更進一步放寬入境人數「無上限」,讓觀光旅遊業者看到回復過往榮光的機會。
眼見國境都開放,但小三通卻遲遲未放行,讓不少有往返需求的居民、台商等感到相當不便,不斷喊話重啟。
面對各界不斷要求開放的聲浪,行政院長蘇貞昌認為,「貿然重啟小三通恐讓對岸民眾來台搶藥」,目前中國的疫情狀況不明、突然蓋牌了,但從其人民在排隊、發燒、檢測、治療及到處在搶藥品,覺得事情不太妙,所以更加警惕,「以保護國人鄉親健康為第一」。
防疫指揮官王必勝日前到金門視察防疫作業及醫療服務量能,經盤點後,金門醫院最多僅能收治52床、加強型防疫旅館最大容納人數僅50到60人,醫療量能相對不足。
若要在中國官方對疫情「蓋牌」的狀況下開放小三通,分階段開放或許會是較適宜的做法。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王必勝也在臉書上表示,中國官方的數據,確診個案已經連續2週下降,且最高峰也才3萬多確診,「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剛從清零大轉彎到共存,這樣低的確診數字,這樣快的波段起伏,顛覆了世界對這個疾病的認知」,只能說「厲害了,你的國」。
王必勝強調,重點應該注意的是無法避免的重症和死亡,以及醫療量能的巨大挑戰,「對於我們而言,面對中國無法理解的疫情狀況,短期要再進一步做什麼交流的評估,實在太困難了」。
但面對民間不斷要求開放,加上適逢傳統習俗的年節期間,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表態,政府會依中國大陸最新疫情狀況積極做評估,重要節日啟動客運航班是可能做法,但尚未定案,「過年前來努力,一向是朝這個方向與目標來努力」。
圖/金門陳清吉洋樓,陳之俊攝影。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16日也表示,小三通復航目前朝正向發展,應該很快了就能復航,她也希望政府能在12月底宣布,讓民眾預作準備,擬定返鄉計畫、訂船票等。
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就直言,目前小三通未開放的原因,並不是要與中國做政治上的對抗,而是出於防疫考量,在開放之前,有關部門至少先要謹慎做好系統性的評估。
關鍵還是在於,中國才剛從嚴格的清零政策進入鬆綁開放階段,常理來說代表疫情要迎來一波爆發期,小三通的實行地金門、馬祖醫療量能也未必能負擔,因此先觀察發展狀況再研議開放與否,或許並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