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折合年自然增加率只有桃園保持正數,為千分之1.22,其中又以台南市、高雄市兩都負數最高

人口連3年生不如死侵蝕勞動結構!六都僅桃園自然增加率正成長

人口連3年生不如死侵蝕勞動結構!六都僅桃園自然增加率正成長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Khoa Pham。
作者:陳布萊
日期:2023-01-12

內政部公布2022年最新的人口調查統計數據,人口數2326萬4640人,連續3年負成長。其中,在自然增加部分,出生數為13萬8986人創新低、死亡數為20萬7230人創下新高;社會增加部分,全年遷入人口108萬6712人,低於遷出人口112萬9142人。國發會也示警,人口持續負成長,高齡化、少子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問題,還會進一步影響整體GDP、稅收等,是國家發展的重大考驗。

連3年負成長「生死差近7萬」,死亡率創新高、出生率創新低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2年全年人口數為2326萬4640人,較2021年的2337萬5314人,減少11萬674人,平均每天減少303.2人。在自然出生部分,2022年1至12月的累計出生數為13萬8986人,相比2021年同期,減少1萬4834人;死亡數20萬7230人,較2021年同期增加2萬3498人。

台灣從2020年開始,人口開始呈現「死亡多於出生」的負成長狀態,且差異逐漸拉開,從2020年的7907人、2021年的2萬9912,到了2022年已經來到6萬8244人,每年都創歷史新高。

進一步細究統計資料,2022年新生兒僅13萬8986人,折合年粗出生率為千分之5.96,是內政部開始統計人口資料以來新低,年粗出生率更首度跌破千分之6。

死亡數20萬7230人,折合年粗死亡率為千分之8.89,是自統計以來,死亡率最高的一年。

延伸閱讀

台北市人口外移擋不住「1都抵5都」桃園、台中人口正成長有眉角

蘇義傑攝影。圖/蘇義傑攝影。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桃園市積極推動社福政策,六都唯一人口正成長

根據內政部111年12月的資料,以六都來看,折合年自然增加率只有桃園市唯一保持正數,為千分之1.22,其他五都全都是負數;其中,又以台南市、高雄市兩都負數最高,分別來到負千分之4.20、負千分之3.21。

若放大到全國,折合年自然增加率最慘的是嘉義縣,為負千分之8.92。

會呈現這樣「生得少、死得多」的結果,不外乎就是台南、高雄兩地人口高齡化、青年外移等因素所導致。而桃園市近年來都保持六都唯一人口正成長的成績,這與鄭文燦市府過去幾年積極推動社會福利政策有關,加上與雙北地區相較之下較適宜的房價,都推動年輕人移居到該地,自然增加生育率。

取自鄭文燦FB。圖/取自鄭文燦FB。

出生率每年下滑超高齡社會到來,2022年「每4人扶養1老人」

若從人口結構來看,出生率不斷下滑,將加速台灣面對超高齡社會的時程。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在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會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而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預估會在2039年突破30%,至2070年將達43.6%。

延伸閱讀

拯救「生不如死」北市生育獎勵再加碼!設籍北北基第二胎領2萬5

若以65歲作為退休年齡的話,2022年每4.0位工作年齡人口負擔1位老年人口;到了2070年,會降到每1.1位即須負擔1位老年人口。

取自Unsplash,攝影:Mick Haupt。圖/取自Unsplash,攝影:Mick Haupt。

人口負成長削弱經濟動能,國發會祭3招因應

國發會示警,若台灣人口持續少子化、高齡化,青壯年人口不斷減少,單單是勞動力的補充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能夠投入生產的人力資源減少,也將影響潛在GDP的發展,削弱經濟成長的能量。

國發會強調,人口負成長不只是經濟議題,同時也是社會與財政議題。繳稅的人愈來越少,但需要健保照顧、享受社會福利的人卻持續擴增,會讓國家財政會愈來愈吃緊,也直接影響到國家的中長期發展。

至於要如何面對人口持續負成長的問題?國發會認為,要從優化生養環境、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的就業觀念革新,以及建立更完善、更有誘因的多元國際移民的政策。

取自Unsplash。攝影者Aaron Burden。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Aaron Burden。

優化生養環境做法的討論相當多,發放補貼的直接性鼓勵是一種,例如同樣面臨人口負成長問題的日本東京,就考慮對都內0至18歲孩童發放每月5000日圓(約合新台幣1200元)補助金,鼓勵生育。

此外,也要持續建構完善的硬體環境、更友善的職場,讓年輕夫妻們不再對生養感到恐懼、麻煩等。

延伸閱讀

七八年級少子曝可怕斜率「台灣生不如死」蒸發退休金乾脆躺平?

另外,因應超高齡社會到來,延長就業年限也是一個方法。國際上許多國家正朝延後退休年齡的方向前進;另外,相關部會協助雇主辦理屆齡退休者再就業準備、僱用退休高齡者傳承專業技術及經驗,同時精進長照服務與資源。

而除了自然生養,社會增加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也就是所謂的「移民政策」。目前政府也跨部會共同努力,希望吸引更多國際優秀人才來台,補充人力缺口;此外,也擴大吸引及留用僑外生,希望他們畢業後就能直接留台工作,補充國內的人力資源。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觀點台北市桃園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2022青年宜居城市調查台中吸脫北族成首選!新北、高雄最想搬家
青年安身立命難?地產秘密客看宜居城市調查:年輕人是被迫脫北
台灣「生不如死」危機!5都人口狂減18萬,房價為何仍漲不停?
陳布萊

陳布萊

城市學特約記者。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