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樂,這裡是瑰琦。是過年啊,我在回家享受假期的時候看完了《舞伎家的料理人》,真的非常好看,也引發我很多聯想,大概一天左右就追完的我,想盡快跟大家分享我看完這部劇的所思所想。
《舞伎家的料理人》是是枝裕和導演的作品,這名字應該對關注電影的人都很熟悉,也就是2022年坎城影獎得獎作品《小偷家族》的導演。
翻了一下他過去作品的風格,是一位擅長將一群素昧平生的人組織成家人,帶觀眾感受「羈絆」不只是血緣專屬,而是層層感情堆疊而生的藝術創作者。
( 以下劇透警告 )
在劇裡,有對日劇和動畫的熟悉的人,一定不陌生的木造建築、廚房、濾鏡。全劇皆以明亮、日常的方式,拍攝藝伎培訓的課程和購買食材的路徑,以及京都的四季變化。
圖/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爆紅日劇《舞伎家的料理人》劇照。取自臉書「Netflix」。
其實讓我最驚艷的事情是,這部劇真的非常日本,藝伎這份職業,本就是日本獨有的傳統文化職業,有特殊的場域、職業道德、技能與職責(文化傳承的部分)。
尤其是與日本過去歷史和文化有獨特淵源這一塊,都讓這部劇的可看程度更上一分,而且誰會不喜歡,看一群香香甜甜的可愛女生和和美美的過小日子?
對一般觀眾來說,缺點可能是因篇幅短小,有些地方沒有很多篇幅去鋪陳,彷彿很突然的發生了,像是涼子和酒吧老闆的突然告白和失戀,或鶴駒的離開,對我來說,這樣的安排非常日式,感到可惜又覺得能夠理解。
關於日本貴族文化中(或說東亞式的)表達感情,其實相當隱晦,也非常「意識流」。
物哀或侘寂,來自於內在的哀傷和喜悅,是人們可接受的空白,所以「單戀」和「曖昧」在這就顯得非常美學,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圖/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爆紅日劇《舞伎家的料理人》劇照。取自臉書「Netflix」。
如果說「單戀」是最好的,不知道是對已浸淫在日本古文化圈京都生活的人是最好的,或只是單純的安慰呢?
單戀是最好的,他可以是自己想念某個人、自己愛著某個人、用自己的方式守護某個人,三觀正確、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人,單戀的確很美好。
自有記憶以來,日本料理的精緻程度都是不同級別的,講求的不只是精緻、要符合季節時令、以自然的方式設計菜式和菜單,使用最新鮮的材料,並找尋最和諧的組合,以締造味蕾饗宴。
除此之外,餐廳的設計也必須考慮進去,色香味俱全的「色」,不只是料理本身,還要有空間上的景色。
在以料理為主的日劇裡,也非常強調「氛圍感」的營造,因為色香味一但俱全,你的大腦就可以認為你處在某一種想像空間裡。
在看第一道料理親子丼的時候,我認為日劇或日本創作(因為這部是漫改),一直都有在創作這種紀錄生活中微小、瑣碎的日常,一種還想努力在創作裡,正視「人」本身價值的切入角度。
圖/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爆紅日劇《舞伎家的料理人》劇照。取自Netflix。
日劇這種氛圍和韓劇是不一樣的,韓劇有點更像放大人和社會的黑暗面,不論是頻繁出現的霸凌橋段,或者是貧富不均,就是挑戰人性原諒與復仇的那種劇情,而單就呈現韓國各地美食的節目來說,我最有印象的,反而是各大綜藝節目。
但日本這種料理劇,會讓人感到治癒、覺得感動的原因,除了在「吃」這方面,對人來說是必要行為外,在吃中獲得療癒、獲得犒賞,是人之常情。
同時,味覺也能挑起大腦的情感連結,讓我們成為「料理鼠王」的美食家,最後的劇情總會為熟悉的味道而感動,這份感動不僅是對料理,純粹的感情也是。
不是使用料理與食用者的記憶,去鋪墊這道料理的特別之處,而是用簡單食材和與觀眾對「家常菜」的共同印象,去襯托這些料理的不同之處。
圖/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爆紅日劇《舞伎家的料理人》劇照。取自臉書「Netflix」。
接著也能讓觀眾理解,為什麼劇裡演員會有感動到哭的情節,這部劇不只是讓觀眾觀看和閱聽而已,他放了很多懂的人都懂的一些密碼進去,甚至用適時的留白,讓觀眾對這部劇更著迷。
在日本文化裡,「職人」文化一直是其特色之一。對於現在的藝伎來說,他們更是一種重視技術、藝術、傳統秩序的演藝工作者,且作為日本文化重要的傳遞者,她們的熱情和視其為志業的決心,要比其他更要多得多。
我們在劇裡看見日本舞到底是如何訓練,要花費多少的心血,才能在這舞台上脫穎而出,不只是人氣的追求,同時也有自己的心意,是否能透過自身舞蹈傳遞出去的技術。
圖/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爆紅日劇《舞伎家的料理人》劇照。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爆紅日劇《舞伎家的料理人》劇照。取自Netflix。
空間和界線,在這部劇裡顯而易見,即使是在祇園,培訓藝伎的屋形,也不是任何人都能進去的地方。
像我們這樣外行人,對藝伎的資訊知之甚少,也是因為這樣的培訓和對藝伎文化保護的關係,所以在劇中也提到,只要結婚、生小孩就要退出這圈子。
因此劇中,結婚後回去的吉乃,就不太算是藝伎了,只有穿著和服,但髮型已不是藝伎坐檯該有的髮型,與客人應對的方式也跟百子不同(我不知道是不是秩序要求),可以想見,即使到現代,藝伎想回頭並不是這麼容易,還是有些許門檻存在。
圖/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爆紅日劇《舞伎家的料理人》劇照。取自Netflix。
藝伎,對於觀光客或對於現在的日本來說,她就是日本文化的象徵之一,對於現代的社會環境來說,這樣的培訓環境真的非常「反社會」,文化和傳統的傳承,是否會為科技進步作出妥協,這是很好的問題。
那個場域已和外界不同,我們很早就知道在文化傳承的方面,科技即使是作為工具,還是比不上人和人之間因傳承所搭建、連繫起的羈絆,或者往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傳承只是為延續人類的自我感動,若是如此,機器人或AI又怎麼能做到這件事呢?他們會很困惑吧?
這部劇裡有很多很值得討論的關係(relation),比如說屋形的組成、屋形的媽媽和那位演員的關係、梓媽媽和田邊先生的關係,蓮先生和涼子他們的單戀(同事?和Daddy issue)、菫和父親,還有我最想知道母親的關係、涼子和媽媽之間的關係(母女)、吉乃和夫家之間的關係(這是老梗,但是有提出來「家」的差異)。
復盤下來,好像沒有特別在意季代與小菫之間的關係,或者她和青梅竹馬之間的關係(雖然在最後的結尾,我一度懷疑百花是要說:其實我喜歡的人是季代,那又是另一方面的單戀了)
圖/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爆紅日劇《舞伎家的料理人》劇照。取自Netflix。
單相思,我給他的解釋,是在自己世界裡愛著某人、思念、守護某人,這同樣可以放在各種關係裡,父親對女兒、女兒對母親,女兒對父親(涼子和田邊先生),菫的父親對菫的決定不能夠理解,那媽媽呢?
在看完《始於極限:女性主義往復書簡》後,對於上野老師在裡面說道「女兒都是母親最激烈的批判者」,我個人心情相當複雜,同時也想在這齣劇裡觀察「母女」的互動,但很可惜的是,母親的角色和比重,其實沒有這麼高(依舊可以看出來屋形的2位媽媽都是很好的人),所以我才會好奇,菫的媽媽對她女兒的決定有什麼想法。
圖/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爆紅日劇《舞伎家的料理人》劇照。取自臉書「Netflix」。
父母對孩子的安排和過度保護,是不是一種單相思?
涼子對自己的媽媽梓觀察體恤,以及那些想法和愛意(向她提出要出國留學比較好結婚的這件事),是不是一種單相思呢?
涼子對於田邊先生,與和她分開另組家庭的的父親,是不是一種單相思?
有時候我一直在思考,那些在一起的情侶,真的是愛著彼此,還是愛著對象愛自己的樣子呢?(愛你,愛我 or 愛,你愛我?)
即使如此,還是能相愛的人真的彌足珍貴,新的一年裡,請繼續愛下去吧,畢竟所有的瞬間都是一期一會。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瑰琦,原文《雜談:《舞伎家的料理人》一期一會,珍重再見》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