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作為台灣的工業重鎮,孕育出許多低調卻實力堅強的「隱形冠軍」。隱身楊梅的博士門公司,便是其中代表。從生產防潮櫃起家,博士門憑藉專業的環境技術取得上百張專利證書,從台積電、故宮、政府到科研單位,博士門的展櫃產品遍及各領域。這份成就,來自於董事長蔡淑娟結合公職經驗與跨界實力的成果。她說:「客戶就是我們最好的導師。」
來到博士門,你或許會以為自己來到一棟花園別墅。綠意盎然的庭院,讓人難以聯想到製造業公司。一進門,映入眼簾的蔡淑娟親自挑選的工藝品,明亮而充滿設計感的辦公室掛著藝術畫作。但最吸睛的,或許還是佈滿整面牆的專利證書,展現出博士門在研發領域的堅強實力,以及30年來對品質與服務的堅持。
創立於1994年的博士門,從磁帶、底片的防潮需求出發,主攻防潮、防霉、防氧化功能的櫃體,2000年後跟著PCB產業無鉛化趨勢及備份市場擴大,持續擴展技術邊界,導入數位控濕、無磁設計、氣密控制等技術,產品應用快速擴及半導體、生醫、國防、文史、藝術等百工百業。
博士門販售的不只是設備,更是一整套客製化的「微型環境控制解決方案」。無論是探針卡、繪畫作品、古籍文物,皆可量身打造專屬的控溫、控濕、除塵與光害防護系統。近年在ESG浪潮下,博士門更積極研發節能型智慧櫃體,配合自動化生產線的需求,導入機器手臂接口、遠端監控與數據紀錄技術,持續提升產品價值。
這間公司之所以能持續突破框架,與蔡淑娟豐富的跨界歷程密不可分。大學主修社工的她,曾投入青少年輔導、兩性教育工作,考上公職,歷任內政部社會司、史蹟科,還曾擔任內政部長的機要秘書。在部長室服務期間,她協助撰寫演講稿與傳記,訓練出跨部門溝通與精準表達能力;到了史蹟科,又認識建築師、藝術家、都市計畫、城鄉發展等各領域的專家,不僅拓展視野,也為她日後創業奠定扎實基礎。
她笑著說:「每一段經歷看似無關,實際上每一步人生都有重疊。」
結婚後,因丈夫從事機電行業,希望蔡淑娟協助行銷,於是她投入創業,從當時冷門的「防潮櫃」領域起步。一開始創業之路並不順利,曾花費大筆預算投入錯誤的行銷策略,買了很多不必要的贈品送人,但從一次次錯誤中學習、逐步調整節奏,博士門才有後來的穩健發展。
圖/博士門為台積電客製化打造晶圓儲存櫃。蘇義傑攝影。
為了研發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博士門也積極借鏡國外做法。1990年代,公司從日本的防潮箱學習掛錶、氣密設計原理,進一步改良成數位除濕系統,將濕度誤差控制更精準。因應當時磁帶的保存需求,博士門更率先研發出完全沒有磁性的保存櫃,避免消磁導致資料遺失。2000年時,蔡淑娟前往美國華盛頓,觀察到當地博物館在展櫃進行控溫、控濕、除蟲,因此開始跨足展櫃設計,進軍文資保存領域。
第一次跨足展櫃製作,博士門就接到了高難度挑戰——為剛修復完成的《康熙台灣輿圖》打造氣密控濕展示櫃。由於畫軸長達十公尺,玻璃展櫃要達到相應寬度,還須有精密除濕與無酸性環境,且需確保布展期間不破壞文物,這是博士門從來沒遇過的艱鉅任務。這個十米長的大玻璃,一開始甚至沒有搬家公司敢搬。
「當時我們試了無數次玻璃安裝方式,在記者會前一刻才把這片大玻璃放上去。也因此我們開始研究展櫃的開門方式。」蔡淑娟回憶。這項任務不僅讓博士門跨足博物館、美術館、宗教寺廟等領域,更激發了團隊的研發能量,後續開發出前開、平移、上掀等展櫃的開門方式。而透過施工上的檢討,博士門也發展出到場組裝櫃體的服務模式,避免產品在運輸過程發生損壞。
圖/博士門積極參加展覽,向客戶推廣產品。博士門提供。
博士門的競爭優勢不只在研發能量,更來自對產業趨勢與政策走向的敏銳嗅覺。蔡淑娟積極訂閱產業公會的最新電子報,並準確掌握國家政策,將其轉化為企業行銷與研發佈局。
例如身分證換發政策,需要模具保存設備,全台戶政事務所都可能是潛在客戶,因此她積極向各戶政事務所進行宣傳。這種「政策導向+技術轉化」的能力,使博士門能在高客製化、高信賴門檻的B2B市場站穩腳步。
也因為客戶跨足百工百業,博士門對人才的需求非常多元。蔡淑娟說,無論是藝術、博物館、工程研發,還是從社會科學走入行銷、系統設計,只要願意學習、保持開放的心,樂於跟客戶溝通,能將客戶需求轉化為知識與解方,就是博士門需要的人才。
「我們不在乎科系,但我們的業務需要好奇心,你一開始一定不太明白那是什麼,但你必須有一個能力,是去搜集資料解決自己的不懂。」她說。
圖/博士門的客戶跨足百工百業,因此非常需要跨領域人才。博士門提供。
對於想創業的年輕世代,蔡淑娟建議,一定要懂政府資源在哪裡。「現在政府的資源很多,如果善加利用,你在貸款、辦公室營運、諮詢輔導都可以獲得協助,降低創業失敗的風險。」
同時,創業者也可多參與公協會、訂閱電子報,掌握最新產業政策與國際趨勢。「政府不只是補助來源,也是市場的風向球。」例如,近年半導體外移、生醫聚落形成、ESG潮流等,就蘊藏新市場的契機。跟隨半導體外移的浪潮,博士門的產品也跨足海外,來到中國、日本、東南亞、歐美各國。
「我們的訊息是所有公會同步,跟著國家政策走。」她說。
從一座防潮櫃出發,博士門走過30多年歲月,見證科技更迭與社會變遷,也成為串聯科技、文化與人文價值的重要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