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彰化的運動實力,可以超越六都中的四都?

為何彰化的運動實力,可以超越六都中的四都?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Norman Meyer。(示意圖)
作者:李建興
日期:2025-08-30

在甫出爐的2025《遠見》運動縣市大調查中,彰化縣不但拿到總錦標一般縣市第二名的佳績,若以今年的22個指標中,更以5金、2銀、2銅共9面獎牌的戰果,拿下全台第四名,還贏過六都中的田個都市,位於一般縣市第二名。同時更在公有場館設施對外開放數量為一般縣市最多,為典型的「運動普惠之都」。令人好奇,為何彰化的體育怎麼這麼強? 

據了解,彰化縣正在推動一項橫跨全縣的運動設施計畫,在八大生活圈設置大型運動館,增進民眾的運動參與與生活品質。從已啟用的彰北、彰南運動中心,到最新動工的和美與鹿港全民運動館,彰化一步步鋪陳健身網絡,以期把「動」帶入日常。之所以能成為台灣的運動大縣,絕非空穴來風。 


取自臉書「花現彰化-2025台灣設計展」。圖/取自臉書「花現彰化-2025台灣設計展」。

延伸閱讀

運動部開張李洋任首屆部長!台灣22縣市體育政策從邊角料變主菜

成立體育發展中心,用行政能量支持運動政策 

另外,2024年6月,彰化縣政府於縣立體育場正式成立二級機關「彰化縣體育發展中心」,由教育處督學黃俊錡兼任主任,配置團隊共23人,其中包含3名正式人員、12名約聘僱、2名臨時約聘與5 名臨時人力,並設有學校設施組與運動設施組,分別負責各級學校與體育場館設施的規劃與補助維運工作。 

此一組織架構提供了制度上的明確分工,強化了推動縣內運動環境建設與活動營運的行政效率。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同時,隨著彰北、彰南運動中心已投入使用,成為民眾日常運動的基礎據點,亦帶動彰化的運動風潮。展望未來,「和美全民運動館」在2024年11月舉行上梁典禮,預計於2025年9月完工。該館斥資新台幣3.5億元,設有室內游泳池(含SPA)、籃球場、羽球場、體適能中心、桌球館、韻律教室共六大核心設施,以及戶外田徑場與公共交通配套改善措施,場地面積約三公頃。 

鹿港全民運動館也確定於2024年動土,縣府表示,後續亦將在溪湖、北斗、二林與田中等地找到場館用地,完備彰化八大生活圈運動館網絡。 

延伸閱讀

從田徑場到市政廳,後運動部時代,各縣市推運動政策的四大難題

數位推廣帶動民眾參與:雲端跑道與學童大跑步計畫成果驚人

最值得一提的是,彰化縣透過「來彰化跑步吧!」活動,結合科技加強全民運動普及。此計畫包含「公立運動場館雲端跑道」與「學童大跑步」兩大子計畫。 

首先,「雲端跑道」自2024年8月起啟動以來,截至2025年初,累積參與人次已超過2萬人,總跑步里程超過42434公里,參與者年齡涵蓋6-84不等。縣立體育場與彰泰國中跑道各突破4000 公里里程。 

簡單來說,雲端跑道的概念是透過RFID晶片與雲端平台,讓民眾跑步時自動被記錄下里程數,並即時上傳到系統,形成個人與集體的運動紀錄。換言之,就是把操場跑道數位化,民眾只要持晶片或配合感應裝置,就能在跑步後直接看到自己的數據,甚至可以跟其他人比拼,增加運動的趣味性與持續性。 

延伸閱讀

台北用科技奪得全民運動全台冠軍,幕後功臣是一個APP

至於「來彰化跑步吧!」計畫累計參與者1.0與2.0版本共計超過6.1萬人次,總里程近6.9萬公里,相當於環台灣約65圈,參與年齡從4-84歲不等。其中,「學童大跑步」計畫提供穿戴式 RFID晶片記錄機制,並設定獎勵制度(如里程達標兌換好禮、班級排名獎勵等),成功吸引超過 9000名學生參加,並累計運動里程約26000公里。 

這些數據在在說明,數位化工具與獎勵機制能有效提升運動參與的廣度與多元性。

曾加入田徑隊與籃球隊的彰化縣長王惠美,相信運動是一種生活態度。彰化縣政府提供。圖/曾加入田徑隊與籃球隊的彰化縣長王惠美,相信運動是一種生活態度。彰化縣政府提供。

運動場館的維運及體育經費的籌措,為彰化的下一個挑戰 

總之,行政體系建構成熟,以及體育發展中心明確職掌,都是有效串聯彰化內運動設施與政策推動。不過,未來挑戰仍在,如後續場館經費與維運成本,包括鹿港全民運動館尚未揭露總經費與工期,新場館的建安支出與日後營運經費是否能持續支撐,需要進一步公開監督與審慎評估。 

實質場館使用率,也是值得考慮。目前資料主要著重在雲端跑道參與數據與計畫參與人次,針對運動館實體使用率(如游泳池、球場每日開放與使用人數)的掌握,亦是十分重要。畢竟,一但使用率低落可能導致資源效率問題。 

其次,地區平衡與交通接駁亦是重要課題。彰化雖然即將形成八大生活圈,但各場館所在地區之間居民的交通便利度、通勤時間是否適當、是否都有友善大眾運輸配套,這些條件會影響實質使用成效與運動普及度。

彰化高鐵站。取自i玩彰化。圖/彰化高鐵站。取自i玩彰化。

至於經費透明與後續評估的工程也不能少。如對於運動館後續經費公開、年度維護支出與效益評估若缺乏透明度,很難明確判斷這項建設長期回饋。相關評估報告與使用統計應定期發布。

只能說,彰化縣在推動運動生活圈與全民運動政策方面已取得多項進展。像是成立體育發展中心提供制度支持、和美運動館預期將成為新地標、雲端跑道與數位活動展現極高參與性與跨齡普及力。

然而,要從「蓋館」走向「真正運動普及」,仍需克服使用率、市民交通可及性、後續經費與成效評估等挑戰。未來若能搭配具體使用數據、透明經費資訊與完善交通配套,方能讓「健康城市」的願景更貼近彰化民眾日常,真正將運動從政策推動提升為全民幸福基礎。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這座城市超好動,嘉義市奪運動城市評比全台最佳進步獎
田中馬拉松的故鄉彰化,用這幾招外地人邊運動邊觀光
台北活用國際運動賽事,打開城市品牌
李建興

李建興

年逾半百的老熟男、入行三秩的媒體人、甫承重任的副社長、週遊城市的觀察者、看盡職場的上班族、教育改革的報導員、永續工程的研究生、評鑑平台的操盤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