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馬拉松的故鄉彰化,用這幾招外地人邊運動邊觀光

田中馬拉松的故鄉彰化,用這幾招外地人邊運動邊觀光 圖/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FB
作者:李建興
日期:2025-08-30

近年來,台灣各縣市紛紛以「運動」作為城市行銷的重要題材。運動不僅關乎健康,更與城市品牌、觀光效益緊密相關。彰化縣在這股潮流中,逐漸形成了「運動+觀光」的雙軌策略:從田中馬拉松到鹿港馬拉松,再到二水跑水節與八卦山大縱走健行,這些賽事不僅鼓勵縣民走出家門,也吸引外地遊客,帶動消費與地方能見度。

彰化三級培訓體系:從校園扎根培育運動人才

彰化縣多年來推動「一元慢跑」計畫,鼓勵國小學童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並以「每跑一圈,捐出 1元作公益」的方式結合教育與社會責任。截至目前,已有89所學校參與,總里程突破604萬公里,公益捐款累計超過百萬元,讓孩子同時學會「動起來」與「助人」。

在競技運動層面,彰化每年投入約5500萬元建構「三級培訓體系」,從國小到高中銜接,並導入運動科學、營養與防護。近年在全中運、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上,彰化選手在田徑、舉重、跆拳道等項目都有亮眼表現,基層培訓已逐步開花結果。不過,人才如何「留在彰化」,避免往外縣市流動,仍是未來的挑戰。

田中馬拉松為全台最熱情的鄉鎮型賽事

而在彰化的眾多運動賽事中,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是最具知名度的品牌之一。該賽事自2012年創辦,每年11月第二週末舉辦,並通過國際馬拉松暨長跑協會(AIMS)賽道認證。它以「在地熱情」聞名,補給站不僅提供水和能量飲料,還有米食、鹹粥、肉圓等在地小吃,讓跑者邊跑邊「吃在地」。

田中鎮的旅宿與餐飲業者因此受惠,賽事期間訂房一房難求。許多跑者更把參加賽事當作「小旅行」,帶動地方觀光。這場馬拉松已超越運動本身,成為鄉鎮行銷的成功案例。

鹿港馬拉松--文化古鎮遇上長跑挑戰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另一場備受矚目的賽事是鹿港馬拉松。此活動自2017年起由二鹿慢跑協會主辦,近年持續舉辦,賽道穿越鹿港古鎮的廟宇、古蹟與街景,強調「文化+運動」的雙重感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鹿港馬拉松吸引大量觀光客,地方商圈受益顯著。小吃店、伴手禮業者在賽事期間業績成長,這場活動已兼具運動價值與經濟效益。

二水跑水節與八卦山健行:運動結合在地特色

除了馬拉松,彰化縣還將傳統文化與運動活動結合。拿二水跑水節來說,其以八堡圳水利文化為背景,活動融合傳統儀式與現代路跑,每年吸引大批遊客。這不僅是運動盛事,也是文化傳承。至於八卦山大縱走健行則是推廣登山健行路線,帶領民眾走入中部自然景觀。活動門檻低,適合家庭與銀髮族參與,有助於推動全民運動。

這些活動讓「運動」超越比賽,成為在地文化與觀光的載體。

彰化運動村里認證與運動 i 臺灣成果

正因為如此,彰化在體育運動的努力,頻獲中央與外部機構的肯定。

彰化在2024年首屆「運動村里認證」中,有9個村里獲得認證標章,數量居非六都之冠。此外,自2019年起,彰化參與教育部體育署「運動i臺灣2.0計畫」,截至2025年已連續四年獲得「特優縣市」評比。2024 年參與人次達11.8萬,較前一年成長約一成,涵蓋女性、銀髮族、移工與身心障礙者,展現「運動平權」精神。

 不過,儘管成績可見,但彰化亦有許多運動方面的瓶頸需要解決。首先是,運動館維運問題,尤其隨著未來場館陸續啟用,維護成本與人力需求龐大,若使用率不足,恐成財政壓力。而設施多集中於主要城鎮,偏鄉居民的交通便利性仍待改善。再來是,馬拉松等賽事帶來短期效益,但如何讓民眾養成持續運動習慣,才是更根本的課題。還有,縣內培養的選手多半北上深造,如何打造完整的運動產業鏈避免人才外流,將影響未來競爭力。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運動城市彰化縣政策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北活用國際運動賽事,打開城市品牌
台北用科技奪得全民運動全台冠軍,幕後功臣是一個APP
從田徑場到市政廳,後運動部時代,各縣市推運動政策的四大難題
一年創88億商機!台北大巨蛋掀起全台孵蛋潮
運動部開張李洋任首屆部長!台灣22縣市體育政策從邊角料變主菜
【城市觀點】公投結果反應各縣市真實能源民主?沉默大眾想什麼
李建興

李建興

年逾半百的老熟男、入行三秩的媒體人、甫承重任的副社長、週遊城市的觀察者、看盡職場的上班族、教育改革的報導員、永續工程的研究生、評鑑平台的操盤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