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不只是創意,而是城市解方!彰化設計展如何讓地方翻紅?

設計不只是創意,而是城市解方!彰化設計展如何讓地方翻紅? 彰化火車站前的小西商圈人行道,在設計團隊協助下將馬路標線融入當地吉祥物「錢鼠」意象,呼應全新商圈品牌視覺,更提醒行經車輛注意行人安全。2025台灣設計展提供。
作者:劉芮菁
日期:2025-11-10

彰化縣是六都以外人口最多的縣市,是台灣流通運轉的心臟,也匯聚許多台灣引以為傲的「隱形冠軍」。可惜的是,人們對彰化所知不多,還一度在網路社群被票選為「最無聊縣市」。但今年10月府落幕的彰化設計展,讓彰化成功改頭換面、創造全新的活力。從在地的公共建設、道路設計、商圈到本土品牌都煥然一新,開展期間共吸引超過784萬人次參觀,創下23年以來最高紀錄,更帶來80億元產值。策劃團隊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林鑫保指出,設計展作為一場社會運動,是讓「設計」融入城市,成為地方治理的長期力量。

近年,城市行銷已從單純的宣傳活動,轉為整合治理、文化創意與產業發展的策略工程。台北商業大學於11月10日舉辦「2025創新城市行銷論壇」,邀集產官學研各界代表,討論城市品牌策略、地方創新等議題。在論壇中,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林鑫保以「設計改變城市」為主題,從10月府落幕的彰化設計展為例,分享設計如何從展覽走入城市治理、地方產業創新,並融入生活美學。

林鑫保指出,台灣設計展自2003年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成立以來,每年選定一個縣市舉辦,早期以設計美學推廣為主,近年逐步結合城市治理思維,不僅展示成果,更協助地方政府盤點資源、改善公共服務與視覺環境,涵蓋校園教科書、車站公共空間、商圈改造到在地品牌轉型輔導改造,期望將設計的思維導入政府部門、學校、企業,成為地方治理的長期力量。

彰化行:讓「製造的城市」被重新看見

彰化設計展是2025年重頭戲。林鑫保坦言,外界對彰化的印象往往停留在「沒什麼好玩、好吃」,只知道彰化肉圓,但其實這裡聚集大量具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因此今年設計展以「彰化行」為主題,以「行」象徵產業與行動,也延伸為「商行、工業行、文化行」等多重意涵。

他說:「我們希望透過展覽讓人看見『製造的彰化』與『創新的彰化』。」

2025台灣設計展來以「彰化行」為主題,由知名設計師聶永真團隊設計主視覺。圖/2025台灣設計展來以「彰化行」為主題,由知名設計師聶永真團隊設計主視覺。

2025年彰化設計展涵蓋「彰化市」、「鹿港鎮」、「彰南」(田尾鎮、田中鎮)4個鄉鎮市,串連5大特區和15個企業行號。為深入地方,台灣設計研究院早在2年前就開始籌備工作,透過跨局處工作坊協助縣府盤點可導入設計的計劃,同時讓設計師深入產業聚落、了解在地需求。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以彰化縣來說,是個傳統製造業密集的縣市,諸如五金、織襪、顏料、木工等,因此台灣設計研究院協助業者進行轉型輔導,導入品牌設計與門面改造,例如為園藝剪刀重新塑造包裝形象,協助鹿港神桌業者推出符合現代住宅需求的新款神桌,而「工廠見學計畫」則讓民眾走進工廠,認識製造業的新價值。

此外,台灣設計研究院更與日本兵庫縣合作,以「台灣製造 × 兵庫製造」為概念共創產品,將織襪、花卉、瓦片等設計成果於大阪萬博展出。

「冠軍行-彰化力」從紡織、水五金、車輛與零組件等在地製造業,帶領民眾看見彰化產業的韌性實力。 取自2025台灣設計展官網。圖/「冠軍行-彰化力」從紡織、水五金、車輛與零組件等在地製造業,帶領民眾看見彰化產業的韌性實力。 取自2025台灣設計展官網。

改造地方商圈、公共空間,讓設計走入生活日常

設計不只為了美觀,更要改善生活。因此台灣設計研究院也著手地方商圈的改造計畫。在彰化火車站前的小西商圈,設計團隊將吉祥物「錢鼠」的品牌意象融入地景、街道與花台,成功轉型為年輕人的打卡景點。此外,團隊也輔導商圈出版地方刊物、改善產品包裝,建立在地認同與協助產業轉型。

「每到一個縣市,我們一定會改造當地車站,因為那是一個城市的門面。」林鑫保說。因此,台灣設計研究院與彰化縣政府合作,同步改善彰化車站、八卦山天空遊戲場等公共空間,導入簡潔一致的色彩系統與視覺導引,改善動線混亂的問題,創造更好的旅客使用體驗。

「彰化車站前改造」以光與色彩重整旅運空間識別,強化服務機能與視覺導引,讓車站回歸旅客友善的使用體驗。取自2025台灣設計展官網。圖/「彰化車站前改造」以光與色彩重整旅運空間識別,強化服務機能與視覺導引,讓車站回歸旅客友善的使用體驗。取自2025台灣設計展官網。

除了產業與空間改造,設計展期間同步舉辦假日市集、鹿港派對與燈光秀等實體活動,讓設計走入生活。據主辦單位統計,設計展共吸引上百團體參訪、千則媒體報導,獲得高度好評。林鑫保指出,這些數字背後反映的是真實的地方自信,顯示彰化不再只是被標籤為工業城市,而是充滿創造力與文化感的地方。

林鑫保說:「設計讓彰化從工業城變成創意城。」

 從彰化設計展的經驗可以看到,設計不是「裝飾」或「文創商品」,而是一結合治理、教育與產業升級的國家策略。儘管設計展展期僅17天,但林鑫保相信,設計的導入可以成為地方政府的決策DNA,持續驅動地方成長。他強調:「設計是一場社會運動,也是一種未來城市的思維。」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軟實力文化復興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行10/10國慶登場,展區亮點根本第七都?
新加坡花4億「泰勒絲經濟學」賺73億!台灣城市觀光節慶不能嗎
別說彰化不好玩了!一場設計展,翻轉彰化觀光沙漠污名
為何彰化的運動實力,可以超越六都中的四都?
Z世代撕草莓標籤不躺平!新一代設計展驅動城市未來8大創新力
社區行動解壓縮!2025桃園社造博覽會11/8登場,完整亮點一次看
劉芮菁

劉芮菁

遠見、城市學記者兼議題策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