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技術和社會意識正朝著足以引發變化的臨界點發展,人們的習慣和工作方式將迅速改變。
圖/Meta提供。
元宇宙彈性打造獨家虛擬工作空間
為了工作,我們原本需要準備物理空間。但隨著我們開始遠距工作、不再需要聚在一起,固定物理工作空間的有效性正在下降。
我們變得需要一個新的空間,讓相距遙遠的員工能一起工作,而這個新空間就是虛擬的共同工作空間。
虛擬工作空間(Virtual Workspace)能讓使用者有「大家彷彿聚在同一個空間」的真實感,大家需要時,也可以進行各種業務,一起討論、決策、提出想法、發送電子郵件等,其需求正在增加。
企業們正在利用虛擬實境,讓虛擬工作空間變得更多樣。隨著虛擬工作空間的需求和使用增加,相關產業的銷售額也呈現增長趨勢。
元宇宙時代遠距協作工具開發不斷
為因應遠距工作時代的需求,支援混合實境的Spatial,目前正打造一個利用各種設備連線的使用者協作環境。
使用者可以在同一個空間戴上VR頭戴式裝置,或使用智慧型手機裡的AR App,呼喚身處遠方的其他使用者進行討論、分享資料或數據。
身處遠方的使用者,則可以戴上VR頭戴式裝置進入虛擬空間。
也就是說,沒有裝置的使用者能以原本方式,透過電腦進入虛擬空間、參加視訊會議,無論使用者在哪裡、使用何種裝置或設備,都能聚在同一個虛擬空間進行協作。
The Wild則能夠幫助從事設計或AEC行業的使用者,將共同工作空間進行虛擬化。
又AltspaceVR和Mozilla的Hubs,基於3D網路,能輕鬆建立分享空間,提供友好的使用者經驗,讓大家一起工作、交流數據。
其他像是Rumi、Engage、vSpatial、glue、MeetinVR等數不清的解決方案,都方便使用者做出各種不同房間,或打造充滿彈性的空間,並於內部與眾多團隊協作、開會。
目前還有許多新解決方案正不斷被開發出來。
圖/Meta提供。
以虛擬工作空間為中心的遠距協作(Remote Collaboration),日後將隨企業需求增加,快速發展並普及,同時帶來更多好處和變化。
實際上,各企業正在把辦公室空間轉化成可以協作或能彈性工作的結構,減少其占用的物理空間。
由於佩戴VR頭戴式裝置並不舒適,比起需長時間協作的工作,在虛擬空間裡,短時間內可以一起集中完成的工作,或非同步的共同工作空間,今後將持續增加。
另外由於是協作,雲端支援和相容性將變得愈來愈重要,未來無論在現實或虛擬世界,都能輕鬆分享現有的業務工具並相容。
企業今後勢必要改善介面,讓使用者在虛擬空間裡使用OneDrive、GoogleDrive、Slack、Notion、Confluent等常見工具,而連動API也將衍生出各種工作空間。
元宇宙化沉浸式工作環境生產力更高
虛擬實境和擴增實境能為個人工作帶來更高自由度和生產力。就算沒有大辦公桌、大房間、大型顯示器,我們也可以在虛擬辦公室輕鬆做出這些東西。
同時,我們還能使用好幾個顯示器,或隨意改變顯示器位置和大小。就算我們人在吵鬧的地方,只要戴上VR頭戴式裝置,這空間就會變成只屬於我們的辦公室。
圖/Meta提供。
Facebook的Oculus之所以會開發與沉浸式工作環境相關的Infinite Office,有部分原因在於Facebook想最大化其優勢,以提升Oculus的銷售額、增加使用者的策略。
使用者可以利用Infinite Office,將物理空間裡的桌椅映射到虛擬空間,也可以將有物理打字感、便利度高的藍牙鍵盤和滑鼠,與虛擬實境裡的虛擬鍵盤和滑鼠進行映射,無縫使用。
正如Facebook所標榜的,Oculus確實能消除現實世界和虛擬實境之間的界限,打造具無限可能性的虛擬辦公室。
看更多 》在人體器官裡辦演唱會?臉書改名Meta創「元宇宙」7大虛擬實驗
使用者還可以視情況,盡情變更辦公室主題和版面配置。
我們可以在幽靜雅致的小木屋建立辦公室,可以在能眺望大海的峇厘島度假勝地建立辦公室,也可以在整個華麗市景盡收眼底的紐約高樓大廈建立辦公室。
如果使用者能在經過個人化、最佳化的虛擬辦公室,以高專注度完成高生產力工作,那麼在工作方式方面將發生巨大創新。
虛擬辦公室能根據生產力和工作特性,非常靈活地進行各種調整。
從畫畫的藝術家、設計產品的設計師、寫程式的開發人員到寫報告的企劃人員,使用者可藉由改造辦公室來讓自己得到最高的生產力,也可以根據時間、心情、天氣,盡情改變環境。
看更多 》世界首座虛擬貨幣城誕生?薩爾瓦多打造比特幣市,還全面免稅!
物理空間一旦裝修完畢便難以變動,但虛擬辦公室可以讓使用者變更工作內容外,幾乎所有的設定,打造一個能讓使用者集中注意力的全新工作空間。
虛擬辦公室裡,還能在我們想適度取得休息時,變身成一個能讓我們休息或冥想,緩解壓力或管理健康的空間,也就是說,虛擬辦公室將和各種服務與內容一起發展。
元宇宙虛擬員工型態多元:AI管家、虛擬寵物、雲端情人
原本基於AI,在智慧型手機、聊天機器人、智慧音響裡運作的智慧型代理正滲入虛擬世界。
這個智慧型代理可以是虛擬機器人,也可以是可愛寵物,或酷似人類的虛擬人。
智慧型代理能聽懂人類指令和要求,並做出反應,也具有對使用者要求做出應對的各種型態和功能。
在我們工作時,智慧型代理將變成虛擬員工(Virtual Employee)支援我們。
看更多 》2022全球「最怕的事」比疫情永續嚴重!比爾蓋茲認想破頭沒招了
虛擬員工不僅會變成祕書,為我們確認日程、預約會議,還會變調查助理,幫我們找資料、做統計資料。
虛擬員工甚至會扮演朋友角色,替我們播放音樂、幫助我們休息,提供一對一的支援。
也就是說,電影《雲端情人》中的莎曼珊將進入我們的AR、VR設備。
由於虛擬員工幾乎不需要成本,也沒有工作壓力或基本需求,今後應該會有許多企業積極聘僱虛擬員工,將簡單的工作、輔助工作、個人化的支援工作,交給虛擬員工處理。
虛擬員工存在於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並與雲端相連,負責處理與現實世界有關的業務。
隨這種虛擬員工的需求增加,現有雲端企業的事業範圍將會擴大,虛擬員工派遣公司、虛擬員工培訓中心、虛擬員工開發商等新興產業將可能應運而生。
圖/書籍《元宇宙:科技巨頭爭相投入、無限商機崛起,你準備好了嗎?》高寶出版提供。
本觀點文部分擷取自《元宇宙:科技巨頭爭相投入、無限商機崛起,你準備好了嗎?》書摘資料,高寶出版。
作者介紹|崔亨旭 최형욱
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系。曾任韓國物聯網平台「magicEco」共同執行長。
數十年來在三星電子研究了無線網路、感測器、顯示器等產品的技術,開發過榮獲《時代》雜誌「The Gadget of the Year 2018」的創新行動裝置。
目前作為新創設計公司「L!FESQUARE」的創新催化劑(Innovation Catalyst),他負責為各大企業提供策略顧問服務,以激發企業們設下技術戰略與創新。
為應對即將到來的元宇宙時代,他成立XR硬體平台新創公司「Zillion Technology」;又為了能與亞州20幾個城市的創新者,共同開啟始於亞洲的創新合作時代,並成立「Pan Asia Network」。
他也是未來策略智庫「Future Designers」的執行長兼未來設計師,致力於提出在新技術及正面影響力下,將誕生出何種未來及價值。
專業領域上包括,未來新技術、平台策略、技術創新、硬體生態圈、商業模式創新,其申請了與物聯網、行動裝置、UX創新、無線通訊,以及網路有關的20多個國外專利、30多個韓國專利。
譯者介紹|金學民
一個從小在台灣長大的韓國人。從有記憶以來到高中都在台灣長大,高中畢業便回到韓國,就讀大學。
韓國外國語大學中國語學系(第一主修)、日本語學系(第二主修)畢業。現為自由譯者,常常台韓兩頭跑。
譯者介紹|黃莞婷
台灣科技大學資管碩士,現為全職文字工作者。為了更自由的玩樂,努力工作著。
譯有《一輩子不疼痛的膝關節》《任何人都適用的完美學習法》《需要數學的瞬間》《每週都去看屍體》等。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