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致力推廣食農、山林體驗課程的「瑞祥」,2016年購入第一台電動機車Gogoro1,並於2018年購入第二台電動機車Gogoro3。他認為,在空污改善、能源使用上,電動機車CP值都比燃油機車高。
瑞祥還補充說自己生活相當依賴摩托車,所以希望減少個人行為、需求對環境的衝擊。
看更多 》嘉雲南獵房「租屋頂」售台電!太陽能種電神人年賺3百萬永續財
在動力性能方面,他認為傳統燃油機車的優點,電動機車都有「載人騎陡坡、去貓空等山上風景區都沒問題,目前只有太遙遠、偏僻,沒有換電站的地方不敢去。」
圖/Gogoro3。賴永祥攝。
「欣維」則是2015年Gogoro1剛上市時的第一批買主,且使用至今。
他從事推廣淨灘、回收減量的公民教育工作,因此他認為,電動機車某種程度可以減緩很多城市空污「這是我換電動機車的主要原因。」
「基本上,你騎過電動機車後回不去(燃油機車),那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欣維說,電動機車有許多讓他一試成主顧的優點,如騎乘時,完全沒有震動又安靜舒適,沒有排氣管可減少燙傷機率,且目前台北地區電動機車停車免收費。
他也坦言,燃油機車優點包括使用壽命長、油價便宜,自己前一台燃油機車就騎了20年,對多數人而言,環保理念不足以成為選購電動機車的誘因。
台灣主流電動機車能源補充方式為「換電模式」,使用者約為充電模式的3倍。
以Gogoro為例,全台目前設有近2000座換電站,提供用戶吃到飽、預選里程等不同電池月租資費。
圖/電動機車騎士欣維與瑞祥,分享從燃油機車換電動機車的經驗。環境資訊中心提供。
瑞祥選擇的是綁約3年、月租899吃到飽方案,因為他較不常使用大眾運輸系統,重度依賴機車在雙北代步通勤、接送親友與出遊,所以就里程數與付出的月租費來看,相當划算。
欣維則選擇月租499元預約里程300公里的方案,一個月有一半的日子以機車通勤,另一半則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及共享機車「每天都騎車絕對比搭捷運便宜,但大熱天、下雨天或寒流來時,你就不會想騎車。」
看更多 》不用每年猜補助了!北市電動機車補助方案一表看懂,最高補助1萬9千元
欣維分享自己使用共享機車的時機,包含外縣市旅遊,或預期車程較遙遠時,先搭捷運到定點,再租共享機車,他表示,持有電動機車與使用共享機車並不衝突,反而相輔相成,對減緩都市空污與停車格不足等問題都有所助益。
圖/WeMo電動共享機車。取自維基百科。(CC-BY-SA-4.0)
對於騎車時間長,愛車保養、維修頻繁的瑞祥而言,他深刻感覺到,廠商維修後勤人才、零件與車廠的普及速度,遠跟不上電動機車銷售速度。
他表示,一般傳統機車行的師傅,通常只修燃油機車,而Gogoro維修保養廠通常都需要預約「遇到問題沒辦法馬上找路邊修車店處理,預約等上1、2天是常態。」
瑞祥說,由於電動機車普及度和數量皆不夠,零組件成本相對高、容易缺料,維修及耗材更換成本偏高「有時連單純的腳架墊片也缺料,這部分滿不方便的。」
此外Gogoro產品還很新、維修師傅普遍年輕,遇到問題通常都直接換零件,動輒2千到3千元「是貴到有點痛,但不至於天價。」
欣維則半開玩笑地說,自己使用痛點是「換電焦慮症」,因為電動車「不像燃油機車騎到快沒油了,才會找加油站,騎電動機車前,我都要確定附近哪裡有換電站,要換到滿電電池,才會安心的騎下去」但在車潮尖峰時段或熱門站點,容易換不到滿電電池。
欣維說,雖然現階段換電頻率高於過去加油頻率,可也是一種樂趣「老實說,你不會真的騎到沒電,就是到哪都想換一下電的心情。」
圖/蘇義傑攝。
由於電動機車是新興產品,高度受媒體輿論關注,少數極端的負面口碑與事件容易被放大檢視。
欣維表示,網路廣傳的換電站失火、維修費天價等都是特殊狀況,事實上,燃油機車的問題不會比電動機車問題少,只是大家都習慣前者各種問題,維修上也方便,自然不會再討論。
看更多 》新竹台中高雄空污熱點在哪?夜市開PM2.5飆百倍,3M揭人造隱
針對台灣是否該跟進國際,設立禁售燃油機車期程,瑞祥表示,直接立下一個完全禁售的時間點,可能會遭到強烈反彈。
他建議政府採取漸進式策略,如設定電動機車逐年提高至一定占比,並提供傳統燃油機車廠商轉型的誘因與技術支持。
本文轉載自2021.12.29「環境資訊中心」。撰文者黃思敏,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