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新建案指出,2022年雖尚未過半,全球局勢因俄烏戰爭而震盪,不僅國際油價飆高,連金屬等基礎原物料價格都攀漲,上游營建成本更難以估算,加上政府持續打炒房等變數,不少人認為房市將退燒。
可即使如此,329檔期還是傳出捷報,房地產市場資金依舊充沛,搭配低利等有利條件,除民眾購屋需求旺盛,建商對市場信心也相當堅挺。
不過,近期美國聯準會宣布即將在3月升息,國內央行下周是否會宣布跟進,成為近期市場觀察重點。
圖/張智傑攝。
綜觀台北市,2022年雖少有大量體指標案進場,量能與2021年同期相比卻縮水2成多,可憑藉都更危老議題發酵,仍有不少可看之處。
像總銷金額上看450億元,位於大安區,前身為正義國宅的都更案「台北之星」,據了解,該案坐落在捷運忠孝復興站、SOGO百貨復興館旁,地段極佳,加上住宅產品僅規劃98戶、每戶約150坪,具稀缺性,因此未來每坪售價估計至少站穩250萬元,是近期北台灣新案最大亮點之一。
而案量一向驚人的新北市,在指標案助攻下,量能則持續走高。
尤其是擁有重劃區題材的區域,如淡水、三重、新莊等地,更聯手貢獻近1200億元量能,占新北市所有案量6成。
以淡水區為例,雖然當地因推案量大,存在不小賣壓,可根據市調表示,隨年後陸續開工,目前新市鎮內案場,平均每周都來人少說30組左右,詢問度不錯。
加上329檔期「台北灣銀河」「森原樹」2大指標案登場,顯示建商對當地深具信心。
桃園2022年雖僅有一個百億指標案進場,但在小檜溪、中路等重劃區力挺下,搭配蘆竹、觀音等親民區域新案百花齊放,水位穩定成長。
近年房價「從頭漲到腳」的新竹,相較2021年案量成長接近1.5倍,表現在各縣市中最搶眼。
其主因,除竹北、湖口等地新案穩定供給外,更多是來自於香山區,由上市櫃建商愛山林、宏國建設攜手推出的造鎮案「新竹帝寶」第一期所致。
該案總銷約300億元,合計規劃約3000戶,堪稱新竹近年規模最大的開發案,目前主要鎖定來自市區、竹北等地客群,甫開賣即吸引各界關注。
圖/七期已搖身一變成為台中核心精華區,這裡的發展經驗給各縣市重劃區帶來啟發。池孟諭攝。
這次量能略減的大台中,在市區還是有不少新案推出,位於西屯區的七期及水湳經貿園區,便挾著優越地段及建設動能,吸引興富發、豐邑等品牌建商插旗,在指標案如「鉑金愛悅」等挹注下,亦貢獻超過300億元的案量。
目前當地預售案每坪開價普遍站穩6字頭,相較雙北毫不遜色。而2021年買氣火燙的海線沙鹿、梧棲及清水等地,目前則以當地建商推出小量體建案為主。
圖/台南善化建案。陳之俊攝。
南台灣部分,台南市量減近7成,推案市況冷清,主因是全台缺工、缺料、土地成本上漲等衝擊,加上前2年邁入推案高峰期,案量基期較高,業者目前轉為觀望居多。
至於高雄市整體量能大增逾200億元,較2021年量增4成多,表現在各縣市排名第二。
而推案熱區左營、三民均有百億元的案量釋出,其中三民區由於剛需強勁,加上土地稀缺,近年幾無案推出,這次三地、國泰建設分別推出「艾美國際城」「國泰愛河案」挹注下,讓當地猶如久旱逢甘霖,預料將刺激買氣出籠。
圖/資料來源591新建案。《城市學》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