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透過都市果核再生創新計畫,展現龍山寺旁傳統市場的魅力,翻轉攤販的菜市人生

在新富町文化市場工作累又無聊?製冰健身操讓萬華嬤賴皮不退休

在新富町文化市場工作累又無聊?製冰健身操讓萬華嬤賴皮不退休 圖/陳之俊攝。
作者:馮紹恩
攝影:陳之俊
日期:2022-03-30

在萬華核心區域龍山寺,一旁有座熱鬧的新富市場。走入內,往走道望過去,會突然發現別有洞天,一棟洗鍊灰白石子的建物矗立於層層建物之中,細看,這棟建物還呈馬蹄型獨特外觀。

【 文章時間:2022年3月28日 】

這裡是新富町文化市場,一座由北市府市場處委外經營的市定古蹟。

忠泰建設2014年得標承租後,歷經3年時間,重新將市場打造成如今現代又新銳的面貌,2017年3月,再由集團旗下的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入駐經營。

這些年來,新富町文化市場連獲數個大獎肯定,包括台北市老屋新生大獎的金獎、文化部文化資產管理維護優良獎,並於2019年,一舉奪下世界4大設計獎之一的日本Good Design Award金獎肯定。

新富町文化市場獨特的U字型天井吸引許多人造訪。陳之俊攝。圖/新富町文化市場獨特的U字型天井吸引許多人造訪。陳之俊攝。

這居中的靈魂人物,正是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總監洪宜玲。連新竹東門市場創生團隊開門工作室共同創辦人陳泓維一聽到洪宜玲的名號,都直呼她「很厲害。」

洪宜玲究竟如何經營新富町文化市場,屢獲國內外大獎肯定,甚至翻轉老舊市場印象,讓該處成為親子共學、年輕人願意踏入的城市世外桃源?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延伸閱讀

竹科高薪機器人不如「蔗一條豬」工程師衝新竹東門市場賣快樂冰

展現傳統市場魅力!成為更多人想踏入的市場

「新富町文化市場面對的處境,和高雄的鹽埕第一公有市場、新竹市東門市場的情況不同,他們原先都是空攤率很高,透過活化引入年輕攤商」洪宜玲解釋,在新富町一旁的新富市場,本身仍是有上百攤極為活躍的市場,自2017年開始,基金會便開始研究,怎麼樣與附近的市場共存共榮。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總監洪宜玲坦言,現在的場地租金對基金會來說很吃力,希望有機會跟市府溝通降租。陳之俊攝。圖/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總監洪宜玲坦言,現在的場地租金對基金會來說很吃力,希望有機會跟市府溝通降租。陳之俊攝。

而這一切的努力,其實都來自「都市果核計畫Project UrbanCore」。

早於2010年,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就開始推動,2010至2012年經營「城中藝術街區」;2011至2014年轉往「中山創意基地URS21」;近期則落腳新富町文化市場,直到2024年,跟市府的合約到期為止。

基金會這10多年來,擅長將藝術、文化脈絡轉譯,重新詮釋給大眾,讓其更為親近,並試圖結合都市再生、文化創新等,打造平民容易親近的美術館概念。

陳之俊攝。圖/陳之俊攝。

延伸閱讀

不愧是新竹!蛋一顆15元做「人吃蛋糕」艾比兒甜點東門市場最狂

因此,當他們來到新富町市場,第一件事便是想「該如何幫助市場引入不同客群?」

為徹底了解市場,洪宜玲跟基金會團隊跟一旁的新富市場積極建立信任,有了無數次互動,累積對彼此的認識。

當基金會深入了解後,發現市場中的攤販,不少人覺得自己這份工作太辛苦,不想自己的孩子承接「認為自己工作沒價值,所以我們請藝術家舉辦各種展覽,讓外人用另一種方式,展現出市場工作價值。」

新富町文化市場內的「明日咖啡」,中間有一道富含歷史的火燒牆,挑高天花板上,垂吊著老師傅細心編織的蒸籠燈。陳之俊攝。圖/新富町文化市場內的「明日咖啡」,中間有一道富含歷史的火燒牆,挑高天花板上,垂吊著老師傅細心編織的蒸籠燈。陳之俊攝。

像2021年,基金會便委由策展人,經長時間田調、訪談,整理出萬華6大特色:廟宇、市場、青草巷、大理街、工藝、花街

同時將這6大主題,分別化作一道道深具當地特色的菜色,和新富市場販售的食材結合,從而讓人們透過展覽,更了解新富市場、也更了解萬華的歷史紋理。

陳之俊攝。圖/陳之俊攝。

陳之俊攝。圖/陳之俊攝。

新富町文化市場
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公有市場,現轉型為市場文化、庶民生活的創意基地

地理位置: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 ~ 18:00

另外在新富町市場中,還有一處特別的「製冰室」空間,由一位阿嬤愛嬌姨所承租。

原先,她對工作感到疲憊,不覺得勞力製冰有何保存價值,一想退休,還提議「要我們跟她租下這空間拿去用」

可洪宜玲深知,現今社會很難見識到勞力製冰這項老技藝,若失去傳承,日後就更不可能看到了。

於是,洪宜玲透過一次策展機會,請藝術家將阿嬤平常製冰的身影改造成健身操,那一次,愛嬌姨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覺得很好玩。」

愛嬌姨的製冰故事還吸引媒體登門報導,後來由學校老師拿給她孫子看、孫子再拿給她「阿嬤很開心,覺得備受肯定,也不再喊退休了。」

陳之俊攝。圖/陳之俊攝。

「市場是城市的廚房」洪宜玲感性地說,傳統市場具有超級市場難以取代的人情味。

好比踏入傳統市場買菜時,可以直接跟攤商討教,如何料理食材、當季要吃什麼「我想滷東西,可時間只有1小時,攤商便會切一塊能在1小時內滷好的食材給我。」

延伸閱讀

台北住關渡最理想?揭北投人才知道「鼎泰豐」8大美食征服名廚

舉辦飲食教育活動,吸引親子參加

這有趣的現象啟發了洪宜玲,思考如何讓現代大眾認識傳統市場這一面?於是,他們在新富町文化市場中舉行飲食教育活動,吸引父母帶孩子參加。

例如清明節即將到來,他們就舉辦親子製作潤餅的活動。

過程中,帶領一家人到市場,介紹潤餅跟材料,也讓攤商有機會跟小朋友、家長互動。

當他們購買完食材,再回到新富町的場地裡製作,吸引年輕一代對傳統市場的興趣。

走訪新富町文化市場後,別忘了到一旁的新富市場,感受傳統市場獨有的人情味。陳之俊攝。圖/走訪新富町文化市場後,別忘了到一旁的新富市場,感受傳統市場獨有的人情味。陳之俊攝。

這些策展的內容,都成了基金會在新富町文化市場中,發展「市場學」的養分。

一轉眼,基金會在此已扎根5年,雖租期到期在即,未來定向都說不定,可洪宜玲認為,如果還有下一個9年租約,就能展開更多社區、攤商的合作「這裡應該像一間教室,將這裡的學問配合108年課綱,看未來怎麼進一步與學校合作。」

陳之俊攝。圖/陳之俊攝。

在洪宜玲心中,新富町文化市場不只是一個待在那不動的歷史建物「古蹟應該融入大家生活中」下次若有機會,歡迎你也抽空走訪,探索這座藏身在萬華龍山寺旁,獨具文化特色的新富町文化市場。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88370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旅遊人物台北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北萬華店租反彈40%贏大安區!國旅為何熱西門町,沒燒東區?
台中真人真事!龍井「告白平交道」讓高中妹吃那男孩一整年早餐
華燈初上蘇媽媽、江瀚虐緣發生地!全台10大神級圖書館此生必去
7-11撤貓村,猴硐人反鬆口氣?疫情減95%遊客逆轉新北同質觀光
馮紹恩

馮紹恩

記者。本為歷史人,誤打誤撞入了媒體的門,現在是一個待在台北快十年都要忘記自己來自高雄的假台北人。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