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勞工分享的職場真實案例)
我從國外回來就業剛滿1年半,還是對台灣職場好不適應!
舉例來說,在台灣,下了班也不能太早走,要裝模作樣的摸一下,等同事、主管慢慢離開時再跟著走?還有請假時得小心翼翼,選對時機、觀察老闆臉色,不然會被覺得白目、不夠努力什麼的?
這些奇奇怪怪的職場潛規則,搞得一開始,每天都想準時下班、有假就自由請的我,好像成了公司裡最標新立異的異類。
我就問,工作做完了還不下班,在那邊裝忙的意義何在?還有,給假不就是要讓員工請的嗎?明明是理所當然的員工權益,為什麼每次都要請得膽戰心驚,好像自己做錯什麼事一樣?
雖然我目前已慢慢勉強自己入境隨俗,但心裡還是一直好不平衡!常常都覺得很煩、很悶,問自己,這種職場真是我想要的嗎?
到底不能準時下班、請假看臉色,是台灣公司潛規則?還是我待到的這家公司特別奇怪?我該離開嗎?
對此,根據104人力銀行資料,職涯診所中有社會前輩也坦言,台灣大多數的公司文化,或主管領導風格,會將員工待在公司的工時,當作對工作的貢獻或投入度。
若這現象,容易影響自己對於工作適合性的問題,那下一間公司的挑選上,最好將此條件列入。
比如投遞履歷、面試時,觀察或詢問一下,確認內部文化面是否合拍,或直接問主管,這邊的假勤狀況如何?又如何管理團隊?
此外,也有資深員工無奈表示,不同國家的公司文化確實不同,台灣公司因為總是能把呆版工作,做得很精細、很精緻、良率很高,所以主流公司的企業文化也都強調「客戶配合度高」,當這樣的企業文化轉入內部,就容易變成 「請假也要考慮配合度」「下班也要考慮配合度」。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Marissa Grootes。(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由於東亞的儒家文化,經常強調長幼有序,因此也形成部分企業員工,會看主管下班才離開的歪風,關於這樣的例子還不少,尤其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很常見類似情況。
所以,到底如何避免這種問題?最好是先打聽應徵公司的企業文化,然後面試的時候,注意觀察主管是不是這樣的人。
又104臉書粉專上有網友則直言力挺「可以換公司啊,公司那麼多,有好有壞,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