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大家應該都聽過這首歌。2021年,我們將迎來第一個無法出國的春節,卻又擔心年假出遊時…
疫情如旋風般橫掃整個2020年,負責貨暢其流的物流和快遞,是少數未蒙其害、需求還暴增的產業。然而,每天在大街小巷奔波的外…
除了去101拍照跟逛夜市,還有什麼向外國友人介紹台灣城市的方法?首屆剛落幕、明後年將持續舉辦的「Open House T…
疫情激起大眾對室內空氣品質和傳染風險的警覺,可是每到秋冬空汙季,為阻絕髒空氣,又得將門窗緊閉,這時到底該開窗、還是關窗?…
2020疫情當道,除了公共衛生和醫療風險,更衍生一次性塑膠垃圾大增的副作用!如何抑止塑膠袋、吸管、杯子、瓶裝水等常用的塑…
不久前,《城市學》發表過一篇〈日本地方鐵路「自救」運動,靠這兩招能撐過疫情嗎?〉探討受到人口萎縮和疫情重擊的日本鐵路公司…
家中長輩有時半夜想起來上廁所,或急著衝到廚房關瓦斯,其實很容易跌倒!跌倒後身體功能往往會快速退化。在風險發生前,該如何預…
科技,是一個最易被年齡歧視的領域嗎?生活各層面的數位化,日新月異。或許你曾遇過,請教年輕的孩子該怎麼使用一個新的功能,容…
「鬼島居大不易」「天龍國什麼都貴」「台灣物價回不去了」~關於生活物價的話題,三不五時就在網路論壇和輿論媒體上延燒。不過,…
2020年橫掃全球的新冠疫情,受創最重的莫過於觀光、運輸等產業,在偏遠地區提供運輸服務、讓小鄉鎮不致快速沒落的地方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