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鍋物品牌「築間」靠火鍋起家,在餐飲市場迅速竄紅,2025年4月更成功掛牌上櫃。然而誰也沒想到,築間最新的財報竟丟出震撼彈,因2025上半年合併營收25億4328萬元,歸屬母公司稅後還虧損4732萬元。
如此反差,隨即引爆社群網友的一陣熱議,許多人都在PTT驚問「築間不是到處展店,還漲價、跨足燒肉、鐵板燒、酸菜魚等餐飲品牌嗎?怎麼會虧成這樣,難道大家不喜歡了嗎?」
圖/取自臉書「築間幸福聚落」。
就這樣,PTT一篇題為「築間為什麼做到虧錢?」的討論帖火速竄紅。原PO在文中指出,築間集團過去紅遍全台,旗下品牌橫跨火鍋、燒肉、鐵板燒與酸菜魚,甚至在全台狂開超過百間門市,可2025年上半年仍虧損近5000萬元,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於是底下網友留言逐漸分成兩派。有人認為「品牌已打響,只要維持品質就好,但價格愈來愈高,CP值下降」「火鍋改成自助吧後就不想去了」「蔬菜吧品質輸人家不少」,甚至還有人直言「亂開店才是問題,若專注經營火鍋根本不會虧」,或直接點名「酸菜魚失敗轉型」與旗下烤肉品牌不受歡迎,都是拖累集團的重要原因。
而另一派網友則為築間發聲緩頰,認為「火鍋本身還不錯」「永和築間燒肉是心中本命,吃很多次了」「築間幸福鍋物2015到2020年的黃金時期便宜又好吃」「只是受到物價上漲、消費降級影響」,同時還有消費者掛保證,直呼築間集團的燒肉品牌雖份量偏少,但口味仍在水準之上。
圖/取自臉書「築間幸福聚落」。
面對外界質疑,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引述築間集團的回應,內容指出,集團在全台一共擁有13大品牌與近200家門店,因此,受惠於「規模化採購」策略,上半年毛利率確實維持在46%,與2024年同期持平。
不過,由於築間集團持續在調整品牌結構,營業費用難免增加,才導致最終獲利結果不如預期。換言之,築間集團毛利穩定,但費用壓力是造成虧損的主因。
圖/取自臉書「築間幸福聚落」。
循此,築間集團不忘強調,2024年公司全年合併營收達57.84億元,已連續4年創下新高。其中,主力品牌「築間幸福鍋物」一舉就貢獻了7成營收,全台門市數逼近130家,回客率還高達7至8成。因此以這樣的體質來說,顯示築間集團並非在走下坡,而是正處於品牌調整與汰弱留強的過程。
也就是說,築間集團2025年首要任務正是「品牌優化」,將集團經營火力集中於中價位與平價品牌,並加大布局彈性,以穩定單店的營運表現,好期盼下半年營收能明顯回升。
圖/取自臉書「築間幸福聚落」。
其實回顧「築間幸福鍋物」的成長關鍵,疫情期間的「自助吧轉型」無疑是一大分水嶺。由於過去築間使用的是固定菜盤,免不了讓不愛芋頭的顧客浪費食材。
於是在2020年,築間3家大型門市率先改裝自助吧,想不到才短短一個月就順利回收成本,幫助單店業績平均成長1至2成,國際旅客量也增加1至2成。
圖/取自臉書「築間幸福聚落」。
而除了商業模式轉型成功外,築間還在疫情期間推動「品牌聚落」策略。即當時市場釋出大量空店面,租金談判空間大,築間就一次承租相鄰店面,形成至少3個品牌組合的聚落。
這樣的布局,確實為築間帶來許多好處。像是消費者若遇客滿的情況,就能直接導流至隔壁品牌;同時,集團人力調度也能跨店支援;至於租金,那更不用說,絕對更具談判優勢,資源共享直接分攤營運成本。
故目前築間已在基隆、台北西門町、新北永和、台中中科與高雄岡山等地打造10座品牌聚落,其中有7到8座是在疫情催生下完成。藉此,築間不僅抓住不同客群,還深化了會員制度,順利以點數與優惠提升回客率。
圖/取自臉書「築間幸福聚落」。
另一方面,築間的品牌價格帶的分層,同時是集團的策略核心。好比集團旗下的高端品牌「繪馬別邸」,就主打3國頂級和牛,平均客單價在1000元以上;而中價位的「築間幸福鍋物」,則鎖定600元以上市場,靠自助吧吸引家庭聚餐。
緊接著在2025年,築間集團還新推出「芡芳石頭火鍋」,平均客單價僅400元,計畫搶攻平價市場。如此的梯度布局,正好能有效對應消費降級趨勢,讓築間同時鞏固多元客群。
又如海外部分,日本「築間燒肉」自2024年10月開幕後,業績同樣逐月攀升,光2025年7月,就為集團貢獻多達4億元的營收,較上月成長了3.37%。
所以展望2025下半年,築間還透露將持續推動品牌結構優化、提升服務品質,並跨足「中式餐飲新業態」,同時尋求與國內外品牌合作或代理,力拼營運重回成長軌道。
圖/取自臉書「築間幸福聚落」。
其實回顧築間的發展,脈絡一直相當清晰。2010年,董事長林楷傑在基隆創立「竹間精緻鍋物」;2013年,僅靠兩家門市就創下年營收2000萬元,讓他決定北上拓點。雖然品牌在台北經營一度受挫,但2015年轉戰台中後情勢逆轉,從此逐步奠定全台連鎖版圖。
而2015年,築間轉進台中能站穩腳步,也許正好是踩中兩大關鍵。其一是,台中一向被視為全台餐飲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市場龐大卻不若台北競爭白熱,適合新品牌測試體質。其二為台中消費者偏好聚餐型態與高CP值飲食文化,正好契合築間主打的「豐盛食材+平實價格」定位。
圖/取自臉書「築間幸福聚落」。
也正因如此,築間今日面臨的挑戰更顯關鍵。一邊是外界批評「CP值下降、品牌過度擴張」;另一邊則有消費者肯定「主力火鍋仍具吸引力、品牌體質不差」。如何在規模擴張與營收壓力之間取得平衡,並透過品牌優化與精準布局回應質疑,將成為築間未來能否持續站穩台灣餐飲市場的核心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