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取自彰化縣政府官網。 根據彰化市民代表薛志彬的說法,中友百貨彰化店的用地早於2022年就已正式點交,且原本目標在2025年8月啟用。然而,至今工程現場,卻僅完成地下室開挖,實際進度與當初對外宣示的時程顯然不符。
由於,該開發案是彰化地區第一間大型百貨公司,地方居民可說是期待多年,但如今卻遲遲不見建物往上興建,落差之大,自然引發各界失望與抨擊。故薛志彬強調,若業者無法提出合理的延宕理由,公部門就應依法追究並依契約裁罰,以確保地方權益不受影響。

對此,負責履約管理的彰化市公所也進一步說明,表示業者已提出展延申請並補件,而公所也確實正計畫召開會議,決定是否同意展延或啟動開罰程序。
依照BOT契約,一旦業者延遲且無合理理由,每天都將面臨5萬元的罰鍰。且2027年起,如業者仍未營運,中友百貨還須支付每年固定營運權利金5000萬元,以維護彰化市民權益。
試算基礎: 本表格依據所提供的假設情境進行試算,實際金額可能因合約細節、實際延遲天數、閏年計算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其他可能: 除上述財務影響外,延遲完工還可能導致商譽損失、市場競爭力下降、租戶違約賠償等間接損失,實際影響可能更為嚴重。
契約執行: 市公所是否會嚴格執行契約條款,或雙方是否會進行協商調整,將影響最終實際財務負擔。
循此,回顧中友百貨彰化店從招標到興建的歷程,該案於2023年8月14日正式動土,基地就位於旭光西路第二停車場用地,規畫打造地下4層、地上21層鋼骨大樓,並結合百貨、餐飲、影城與停車場的空間。
因此,當2025年10月18日,中友百貨首次於基地鄰近的成功公園舉辦生活市集,並對外說明地下樓層開挖已經完成,正推進基底整平、灌漿與放樣等作業,建築工程與招商也同步進行之際,彰化人聽聞後都興奮不已。

不過,彰化縣府交通處也指出,中友百貨彰化店提出展延,雖然必定會壓縮後續的營運期,可基於該案開挖深度達地下5層,且職安署審查嚴格,同時加上建物量體大、施工難度高,進度才會因此受限。因此,交通處認為,隨著鋼構計畫已經完成,未來,中友百貨只要結構開始往上興建,外界就能清楚感受到工程的躍進與變化了。
事實上,彰化市第二停車場興建營運暨移轉給中友百貨彰化分店的BOT案,在簽約初期,就高喊要於2025年開幕,並強調,屆時百貨除了有大型購物商場外,影城、美食餐廳也都會一應俱全。
停車便利: 改建後不僅保留原有停車功能,更大幅增加停車空間,解決周邊停車困難問題。
商業活力: 引進百貨商場、國際影城及特色餐廳,為彰化市注入新的商業活力。
交通規劃: 汽車停車位分布於地上及地下層,機車停車位集中於地下1-2層,規劃合理便利。
經濟效益: 總投資金額約43億元,預期將創造就業機會並帶動周邊商圈發展。
面對如此大好的消息,彰化縣長王惠美甚至特別與彰化市長林世賢共同出席記者會,希望該案能帶動彰化的產業經濟與就業率。
而會中,相關地方政府高層致詞時,不僅樂見中友百貨的到來,還強調,彰化地區長期缺乏百貨公司,是鄉親心中的一大遺憾。因此,該案能在經歷近3年的招標、設計、審查與議約後順利推動,全靠縣府與市公所協力才得以完成。
對此,林世賢更期許,中友百貨彰化店特許年限為50年,營運後,每年都能為地方市庫帶入至少5000萬元權利金,並帶動周邊南瑤、曉陽、大埔等商圈,同時緩解道路停車亂象的問題,一口氣磁吸彰化在地人與雲林、南投等地的遊客來訪遊玩。
無奈,理想很豐滿,現實超骨感。中友百貨彰化店現在的工程進度顯然落後,原本寄託在2025年的城市願景正面臨變數。地方能否如期迎接彰化首座大型百貨?大樓又何時能真正拔地而起,將成為下一階段各界最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