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灣設計研究院近年在「城市美學」計畫下協助各公務機關改善公共設施,照片為與彰化縣政府合作改造而成的八卦山天空遊戲場。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在多數人眼中,公共設施只是平凡無奇的存在,難以與「設計」產生連結。但近年,中台灣的街道、衛生所、公園與公共廁所,正在悄悄改變。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城市美學—公共場域設計共創」計畫,將設計導入5,000萬元以下的小型工程,從前期調查、使用者訪談到共創規劃,重新梳理原本被忽略的空間,進行規劃與設計。這不只是環境美化,而是要以「人」為起點,帶來一場城市溫度革命。
過去,小型公共工程受限於設計費比例低,難以投入足夠資源進行前期研究與創意規劃。因此2023年起,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城市美學—公共場域設計共創」,聚焦5,000萬元以下的小型公共工程,協助公務機關以設計改善公共設施,每案最高補助450萬元整合規劃費。設研院團隊參與前期調查、設計思考規劃,提出貼近生活需求的公共設計解方。截至目前,「城市美學」計畫已走進全台16個縣市,推動34件公共空間改造案。而今年,設研院成功協助改造彰化縣北斗鎮衛生所、彰化市中山路、八卦山天空遊戲場、台中市文心森林公園公共廁所,讓公共設施而變得更美,對使用者更友善。

北斗鎮衛生所的改造,由一個核心問題開始——如何讓民眾與醫護人員都「更好用」?過去,衛生所因空間老舊、採光不足、動線與指標不清,使報到、候診、看診流程混亂,增加第一線人員的負擔。在城市美學計畫下,設計團隊進行場域觀察、訪談與情境盤點,梳理出長輩找不到入口、家長抱小孩難以移動、輪椅推行不順等真正痛點,再把這些需求逐一轉化來改善空間動線。
改造後,團隊重新界定動線,讓衛生所的報到台位置更直觀、服務分區更清楚,搭配明亮採光,使空間變得溫暖且舒適。許多民眾第一次來就讚歎道:「哇,這裡不一樣喔!」使用體驗大幅提升,也讓醫護工作流程更順暢。
此次改造也結合彰化縣推動的「不老健身房」政策,於地下室打造明亮、通風且器材配置合理的長者運動空間。透過更友善的動線與治療師指導,長輩能持續在熟悉的社區中健身,實踐「就近健康老化」。此改造案不僅提升了服務與照護品質,也建立一套設計示範,未來可複製至彰化縣各鄉鎮的公衛場域。

彰化市中山路段是連結中興莊文創園區與縣立美術館的重要動線,但過去人行空間零碎、缺乏休憩設施,行人常需在車流間穿梭,難以安心步行。此次在「友善人行空間亮點示範計畫」協助下,彰化縣政府與台灣設計研究院成功改善這段約一公里的道路。
設計團隊從「安全、效率、舒適」三大策略著手,優先改善人行道斷點與狹窄處,增加連續、平順的步行寬度;透過增設綠帶、調整標線與號誌,重新分配行車與人行空間,讓步行者不再與車爭道。沿線也整合照明、休憩座椅與街道家具,使街廊不只安全,更具備停留的理由。
改造後,這條道路成為串連中山國小、縣議會、圖書館與美術館的重要文化軸線,具備更友善的親子接送環境與更舒適的散步經驗。學生上下課的動線更安全,長者與輪椅使用者能順暢通行,遊客散步也能自然地在沿線停留、探索周邊藝文場域。

八卦山觀景公園雖有良好視野,但遊憩設施老舊、空間利用不足,一度淪為遊蕩犬群聚的荒地。在「城市美學」計畫支持下,公園經歷多月的規劃與施工,正式以「八卦山天空遊戲場」重新登場。
從八卦山獨特的地形層次與開闊視野出發,設計團隊以「雲」為概念將高低差轉化為遊戲體驗,重塑猶如梯田般的地景,並設計「雲之攀爬架」、「飄浮繩網」與「雲之溜滑梯」等兼具互動性、觀賞性的遊具,讓公園變得更美,成為打卡熱點。
但除了美觀外,公園最重要的改造核心是「共融」的設計思維。園內增設無障礙動線、多元尺度的遊具配置,讓孩童、長者、輪椅使用者都能在同一片空間活動。搭配原生植栽、自然遮蔭,提供遊戲、探索與自然學習的多重體驗。天空遊戲場也成為中台灣首座以「天空」為主題的全齡共享公園。

文心森林公園的公廁過去有採光不足、通風不佳與動線老舊等問題,因此在「城市美學」計畫中,設計團隊以「讓公廁更懂人」為目標,從外觀、動線到內部管理進行全面升級。
改造後的公廁,外觀採用擴張網立面與懸浮屋頂設計,引入自然光與微風,夜間搭配柔和照明與潔白外牆,使內部環境明亮通透,並有效減少異味。在空間配置上則提供四種模組化廁間,提供基本如廁、親子同用、性別友善、無障礙等多種需求。同時,團隊亦部導入智慧感測系統,即時監控濕度、異味、人流,協助管理單位提升清潔效率並達成節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