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勞工分享的職場真實案例)
我目前在某設備製作RD的系統驗證部門,不久前被新任的硬體主管看上,希望我能進行部門轉調,去他手下工作,那種被認可的感覺很美好,雖然薪水沒辦法往上談,但考慮到能從事一直以來想挑戰的工作,就決定去嘗試。
不過先前來了一個新人,目前已做滿3個月,結果我那迷糊的新主管,竟把他的薪水簽核紙本誤傳給我簽核,我才發現,他剛進來的薪水只比我少1000元,頓時讓我懷疑人生,心想多年的努力下來,薪資居然還是只能跟新人打平。
而新老闆也發現大事不妙,找我去談了一下,說了一些「人資那邊現在多硬啊、未來給你升官」之類的說辭,但我幾乎聽不進去,跟新人領近乎相同的薪水,完全使我失去幹勁,該如何自處?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Jason Goodman。(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對此,根據104人力銀行資料,職涯診所中有社會前輩建議採取以下2種行動:
風險一:
如果公司比對新人後,認為實力沒差你很多,約半年後就可達到你8成功力,若公司現行8成實力也夠用,可能就會用祝福的心送你離開。
風險二:
需考慮40歲年齡層的職場歧視,不過若專業領域有進入門檻,轉職其實不受年紀影響。
由於現在主管也是新主管,自己能待多久都不定,故等待期間,需彙整實績,或請新主管給出戰場,讓你展現實力,當實力佐承諾,自然能提高實行率。
又104臉書粉專有網友則直言,這件事需思考到「你是有8年經驗」還是「1年經驗用了8次」,暗指職業技能是否有成長,也是加薪的關鍵之一。
最後104人力銀行,也邀請到華邦電子人力資源處資深專業經理潘敬雯分享,提及這2年人才戰競爭太激烈,許多企業因此大幅提高無經驗者的起薪,這可能會造成2021年無經驗者已到職滿一年,可薪水卻低於2022年剛到職的無經驗者。
面對這樣的狀況,一般企業會結構性調薪,針對之前已到職的員工,幫他們把薪水加回來,不過,每家公司做法可能不同。
圖/取自Unspalsh。攝影者Van Tay Media。(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此外潘敬雯還提到,員工職等亦會連結到薪水高低,所以上述個案的主角,可能薪資已達到職等上限,如職等沒調升、沒晉升,薪水自然如「止水」。
建議該員工跟主管多方討論,看是否要擴大工作範圍,以利晉升到下一個職等,進一步提高薪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