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591新建案分析,觀察數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房價、收入成長幅度不一所導致,換句話說就是荷包趕不上房價。
以全台新建案來說,觀察短短3年的總價中位數數據,會發現所得比激增的主因,就是「房價」「所得」千萬跳漲至2千萬,漲幅達65.7%。反觀家庭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增加不到3萬元,漲幅僅2.6%,兩者漲幅差距達25倍。
實際上,面對這波房價熱浪,連過往房價所得比個位數,買房負擔相對「輕鬆」的桃竹都未能倖免,新建案總價紛紛站上千萬大關,讓不少購屋族只能一邊「薪」酸,一邊望屋興嘆。
而買房難度最高的台北市,即便家庭財力傲視全台,可面對近4千萬的新屋總價,買房仍得「餓」個31年。
因此對多數人來說,除非接受家庭金援或本身屬高收入一族,不然想在北市買新房,恐怕是有夢最美。
反觀鄰近的新北市,在重劃區釋放供給下,價格走勢相對緩和,房價所得比成長在各縣中排行倒數。可根據591市調指出,目前除板橋、永和及三重的新案價格緊追北市蛋白區,擁有重劃議題的新莊、泰山房價亦一路向上,未來想買房,只怕更難。
本次調查總價最親民的桃園市,隨著機捷通車,沿線湧進大量雙北購屋族,帶動包括青埔、龜山A7等地的新案行情飛漲,房價所得比也來到14.6倍,漲幅高達8成。
不過若將眼光轉往新竹,會發現一山還有一山高,像新竹縣過往,雖有新豐、湖口等平價區塊,搭配竹科就業帶動收入大增,房價所得比卻只有僅6.9倍,堪稱全台買新屋的天堂。
但各界萬萬沒想到,新竹縣近期在以竹北市為首的高價案領軍下,不僅新屋總價3年大漲逾8百萬,伴隨消費支出上升,壓縮家庭可支配所得,房價所得比也因而飆升。
圖/新竹縣在以竹北市為首的高價建案拉抬下,房價所得比增幅全台最高。591新建案提供。(示意圖)
又台中市受惠台商回流、重劃等建設題材炒熱,近年房價漲勢驚人,市區新建案開價幾乎從5、6字頭起跳,其中如水湳、西屯等精華地段,部分新案行情更持續上漲,總價中位數也正式超車新北市。
不過由於短時間內房價急遽上漲,一般家庭薪資所得卻成長遲緩,新案房價所得比因此大幅攀升,也要將近不吃不喝20年,才能夠一圓買房夢。
圖/高雄受重劃區加持,新建案總價中位數3年大漲逾千萬元。591新建案提供。(示意圖)
最後是台南、高雄兩地。由於所得與北台灣有一定差距,在每個家庭年收入均不滿百萬的情況下,近年又適逢科技業投資高峰期,帶動地價與房價雙雙走強,加上疫情期間,建案面臨營建成本上揚及通膨遽增,這些全逐一反映在房價上。
不少原本房價基期低的蛋白、蛋殼地,先後迎來史無前例的補漲潮,帶動新案房價走高。
以高雄市來說,在各大重劃區新案發威下,除2022年新案總價中位數,首度突破2千萬大關,較3年前上漲近1100萬,其中房價所得比更增加近13年,雙雙排名各縣市第1,想在高雄買房簡直困難重重。
圖/近3年六都、新竹縣市新建案房價所得比變化。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591新建案製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