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人力銀行《2025超高齡社會企業人才永續的新思維白皮書》揭多元友善公司更吸青年履歷、徵人天數減20天

企業徵才喊「歡迎中高齡」招募員工,為何94%年輕人才更愛應徵

企業徵才喊「歡迎中高齡」招募員工,為何94%年輕人才更愛應徵 圖/取自IG@yuyuen_oiso。(示意圖)
作者:蔡炆璇
日期:2025-11-12

當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企業的用人哲學也正被重新考驗。根據104人力銀行《2025超高齡社會企業人才永續的新思維白皮書》所揭露,全台僅28%職缺標示「歡迎中高齡」,顯示企業雖口口聲聲喊「人才永續」,卻仍在實際招募上裹足不前。更弔詭的是,多數公司擔心貼上「中高齡友善」標籤會嚇跑年輕人,可調查卻驚覺,高達93.7%的青年對此持正向或中立態度,甚至更願意加入多元共融的職場。顯見,當企業一邊喊缺工,一邊又錯過穩定成熟的中高齡人才,這場「誰誤解了誰」的世代錯位,正悄悄影響國家勞動力的下一個十年。面對「友善中高齡」不再只是口號的年代,究竟,本土企業真的已經準備好迎接真正的全齡共融時代了嗎?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勞動力版圖也正全面重塑。根據《104人力銀行》旗下「104高年級」日前最新發布的《2025超高齡社會企業人才永續的新思維白皮書》調查,2025年企業友善中高齡職缺僅有28%,且企業普遍認為聘僱中高齡的最大難題,在於「薪資過高」,並擔心公司若標示「歡迎中高齡」,可會影響年輕人前來應徵的意願。

取自Unsplash。攝影者Amy Hirschi。(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Amy Hirschi。(示意圖)

但實際上,中高齡求職者最在意的就職條件為「地點便利」,同時,93.7%年輕人也以正向、中立的態度,看待標誌「歡迎中高齡」的企業。換言之,企業可能錯估了求職者的心聲,進而也錯失社會經歷扎實的中高齡人才。

因此,「104高年級」總經理吳麗雪強調「中高齡友善不是標籤,而是加分」。故,企業更應從「人才永續」的角度,重新審視中高齡人才在職場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價值,以創造台灣下一階段高齡社會的成長與競爭力。

延伸閱讀

45歲這些人領月薪還能多拿6萬!中高齡重返職場就業獎勵放大術

2025年台灣54%企業招募「歡迎中高齡」在說好聽話?104人力銀行曝市場僅28%相關職缺

針對國發會的預估,台灣到2037年,45到64歲人口比例將突破五成,使中高齡族群成為就業職場的主力。「104高年級」也特別針對該議題進行調查並發布報告。

根據報告內容指出,全台人力市場中,標示歡迎中高齡或曾面試邀約45歲以上求職者的企業,的確從2024年的49%、提升到2025年的54%。

104人力銀行提供。圖/104人力銀行提供。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但整體來看,友善中高齡的職缺,僅從2024年的24%,提升到2025年的28%,仍不到3成;而且僅有約33%企業,會在招募資訊公開說明「歡迎中高齡與二度就業」。

循此,吳麗雪分析,中高齡朋友在求職時,之所以鮮少看到企業標註「歡迎中高齡」的字眼,可能是部分公司出於徵才形象的考量,擔心會讓青年求職者產生「這家公司偏向聘用年長者」的印象,進而降低社會新鮮人投遞履歷的意願。

但此舉,無疑也讓中高齡人才誤以為自己被部分企業排除在外;相反地,公司也會和許多優質的中高齡朋友擦身而過。

延伸閱讀

全台頂規7大養生村有錢難搶!下樓看診泡湯,押金最貴飆1500萬

公司貼中高齡標籤影響青年招募?2025年台灣企業40%白擔心,93.7%年輕人愛多元友善企業

因此,104人力銀行展開大數據調查,希望釐清中高齡族群在就業市場上的實際供需落差,以及企業對中高齡人才的聘用態度與現況。

而透過近三年的資料可知,中高齡職務的整體供需比平均僅0.47,代表每一個工作機會僅能分配到0.47位中高齡求職者,甚至不到一人,顯示中高齡就業市場長期供不應求、人才銜接明顯失衡。

2025年最新調查,有高達93.7%年輕人不排斥共融職場,卻有七成企業不敢標註「歡迎中高齡」。陳之俊攝。(示意圖)圖/2025年最新調查,有高達93.7%年輕人不排斥共融職場,卻有七成企業不敢標註「歡迎中高齡」。陳之俊攝。(示意圖)

為何企業聘僱中高齡意願如此之低?

透過《2025超高齡社會企業人才永續的新思維白皮書》的原因解碼,42%企業認為,中高齡求職者可能會提出較高的薪資;而35.6%的企業則認為,職務內容不適合中高齡;另外,15.2%認為公司形象是以年輕人為主。

然而,實際詢問中高齡求職者,想法卻與企業大相徑庭。

其中,有51.9%的人考量工作地點,占比是最高的;而34.6%的人則考量薪資;此外,31.2%的人考慮的是工作與生活平衡。綜合來看,充分顯示「地點便利」與「生活彈性」才是中高齡求職的重要參考,薪資並非唯一指標。

高年級網紅王培仁。陳之俊攝。(示意圖)圖/高年級網紅王培仁。陳之俊攝。(示意圖)

因此,吳麗雪進一步剖析,40%企業擔心獲得「友善中高齡認證」的標籤,或職缺頁上標示「歡迎中高齡」可能影響年輕人應徵意願,但殊不知,93.7%的40歲以下年輕人,對於友善中高齡企業秉持正向或中立的態度。

像是其中有32.2%的年輕族群聚焦於工作內容與待遇;並有30.8%的青年會對友善企業印象加分;30.7%的人甚至直接提高了應徵意願,希望以實際行動,想進入具有多元包容力的良心企業。

延伸閱讀

薪水扣一堆勞退金、勞保老年給付,退休生病月領才1.7萬傻了?

善用「T.A.L.E.N.T」六大行動啟動人才永續!企業同步青年、中高齡徵才,招募天數銳減20天

由此可見,懂得聘僱中高齡人才,是企業未來的一大助益,將為職場帶來實質幫助。

如根據104人力銀行的《2025人資F.B.I報告》發現,僅招募40歲以下求職者的企業,平均得花上71.8天才能找到員工。但同時招募40歲以上求職者的企業,招募天數能大幅縮短到52天,整整少了約20天的成本,時效一下子提升28%。

取自Unsplash。(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示意圖)

因此,面對中高齡是企業人才未來趨勢的重要戰力,吳麗雪特別提出「T.A.L.E.N.T」行動藍圖,致力讓全年齡人力成為企業最強競爭力。

而透過以下「轉型、共融、再學習、留任、科技融入、信任」六大步驟,便可望讓不同年齡層的員工,更被企業理解與需要,實現「人生智慧 X 人工智慧 = 企業雙贏」的就業市場新常態。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灣高齡未來?南韓7成「下流老人」世界窮,求工作到73歲領5萬
日本東京「會上錯菜餐廳」客人更愛?台灣高齡化下失智老人商機
蔡炆璇

蔡炆璇

遠見記者、城市學數位策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