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建物白斑,修復西市場建築師張玉璜表示,末廣町最具標示性的建築物林百貨,表面是以13溝面磚鋪設,末廣町建物也大多是用這種磚,在修復時可洗掉表面汙漬或後來加上去油漆。
有破損部分除利用新磚外,如面積不大,會以水泥調色後填補,雖然新舊可能略有色差,但不會因為時間過去而變白色,只是修復方法很多種,還是要看原來的方法是哪一種,再加以補救。
看更多 》難得一見!台南新化老街百年建築「洗澎澎」
圖/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與永福路間的中正路,是日治時期台南第一條商業街「末廣町」所在地,至今仍有店家保持當時原始樣貌。聯合新聞網提供。
台南市成立25年的民間團體文化資產保護協會最近搬遷到中正路上,進駐末廣町的日治時期老屋,協會多年來致力於台南文化資產的保存,這次因緣際會搬到日治時期的商業中心,除蒐集不少末廣町的資料,在協會展出,也希望能配合文化局重現末廣町的行動,將舉辦末廣町解說活動,讓更多市民與遊客認識老街的歷史。
看更多 》台北房市新案72%危老改建!獵地都更搶老屋藏「菜蟲甜蜜陷阱」
協會指出,末廣町也稱銀座通,是日治時期都市計畫下形成的新興商業特區,範圍從一丁目到三丁目,約現今忠義路至永福路的中正路段。
由台灣總督府地方技師梅澤捨次郎設計、營造商田村作太郎施工,於昭和7年(1932)完工。
兩側為3至6樓的鋼筋水泥店舖住宅,採折衷主義風格式建築,保留亭仔腳,並規劃22米道路,成為當時台南市最大、也是第一條經過整體規劃設計的街道。
看更多 》台南鹽田風光背後藏「截肢黑幕」最暗黑國旅比牛肉湯美味更震撼
圖/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上的老屋立面,經過整修後3年竟出現白色斑塊,猶如發霉。聯合新聞網提供。
第一批的建物約有20多棟,最著名的是林百貨,市府在2014年修復,目前是重要的觀光據點,文化局並陸續協助修復末廣町其他約10多棟的商家立面,目前仍在整修中,希望能有更多的商家願意配合,重現末廣町風華。
但其中中國鐘錶的建物卻出現白斑,讓其他有心也想整修的商家怯步。
看更多 》丹丹漢堡漲價網竟讚佛心!新菜單「一行字」被封南霸天良心企業
文化局表示,當時是陸續發包整修,可能每一家包商使用的方法不同,會進一步了解原因,釐清責任歸屬。
本文轉載自2022.01.03「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