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0年,台北市政府推動「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都市計畫」,決定保存迪化街兩側的歷史街屋,並將曾是北台灣商業中心…
2006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將清代士人陳維英入祀台北孔廟的弘道祠,不僅是台籍人物入祀台北孔廟的第一人,也是目前為止的唯一一…
比起其他台北老城區,大龍峒規模遠不如艋舺、大稻埕,商業氣息也相對寡淡。然而,在2021年慶祝台北設市百年舉辦的「台北百大…
2010年上映的電影《艋舺》,講述1980年代台北萬華在地角頭與外省幫派之間的鬥爭,不僅創下2.6億台幣的高票房,也引起…
「一府二鹿三艋舺」的俗諺,象徵台灣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三座城市,以及政經中心由南向北的轉移。位於今日台北市萬華區的艋舺,擁有…
故宮南院曾於2019年舉辦「蔡牽與王得祿」特展,呈現大海盜蔡牽與清朝武官王得祿決戰海上的壯闊歷史。雖然討滅蔡牽、朱濆為代…
海盜這樣一個特殊職業,都會有所謂的「寶藏」祕聞,也是許多大眾媒介熱衷於改編創作的熱門題材。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縱橫台…
台灣在進入十九世紀後迎來的第一個大事件,便是大海盜蔡牽攻打台灣。縱然蔡牽最終功敗垂成,卻也在台灣留下許多為後人津津樂道的…
自十六世紀始,許多先後活躍於東亞海域的海盜,不同程度上都與台灣有關,其中以鄭芝龍、鄭成功父子最具代表性,堪稱是座海盜之島…
台灣22個縣市當中,若屏除作為「台灣第一城」的台南,毗鄰台南的嘉義,可能是保有最多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時期色彩的行政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