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58年的台灣開港通商,不僅將台灣正式納入世界貿易體系,也改變台灣既有的社會結構。其中淡水港的開放,代表淡水河系成…
湖口老街至今仍保有完整的西洋歷史式建築群,是招攬觀光的一大利器。所謂的西洋歷史式建築,約莫在20世紀初的日治時期流行,融…
位於新竹縣的關西鎮,以盛產清涼退火的仙草聞名,其產量佔了全台總數多達約六成,不僅博得「仙草故鄉」美名,儼然成為關西的代名…
新竹縣三十一處縣定古蹟,便有九處坐落在新埔老街及其周邊,居全縣之冠。新埔老街由中正路、和平街與成功街三條道路構成,其中穿…
位於桃園市楊梅區境內的富岡老街,過去被稱作「伯公岡」。富岡雖有老街之名,鄰近又設有火車站,但可惜缺乏相應的人潮。直到20…
楊梅舊稱「楊梅壢」,乃因漢人移民初來乍到,望見滿山滿野的楊梅樹而得名;其中「壢」與同屬桃園市的中壢一樣,在客家語裡代表河…
大眾普遍對於中壢的印象,不外乎傳統的客家特色,以及東南亞籍移工聚居就業而形成的異國風情。此外中壢雖在行政區劃上隸屬桃園市…
2012年,內政部通過桃園縣的改制,將其升格為直轄市,並於2014年正式與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並列為「六都」之一…
台灣的漢人開發史大致是由南向北擴張,鄭氏統治台灣以台南安平為據點,清領時期亦在台南設立「府城」,直到清朝入主台灣四十年後…
清代編纂北台灣各地風土民情的地方志書《淡水廳志》記載:「淡水開墾,自奇里岸始。」由此可見,唭哩岸在北台灣漢人開拓史上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