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友善城市大調查】

【熟齡友善城市大調查】

台灣高齡化的腳步愈來愈快,今(2020)年全台50歲以上人口接近4成。這一年,也正好是WHO「高齡友善城市」概念在台推行的第10年。生活在其中的你,感受如何?

50+城市學《熟齡友善城市大調查》:6成網友認為居住地對長者不友善!

2020-12-03
文 / 50+

台灣高齡化的腳步愈來愈快,今(2020)年全台50歲以上人口接近4成。這一年,也正好是WHO「高齡友善城市」概念在台推行的第10年。生活在其中的你,感受如何?人生下半場想過的好,需要的不只是醫療或長照。日常生活會用到的大眾運輸、居住、購物空間、休閒活動,都應該加入「熟齡友善」元素。 立意良好的理念,實務上怎麼做? 

打造老後不跌倒的家!台北市提供防跌居家修繕補助,讓家更安全

2020-12-03
文 / 高宜凡

家中長輩有時半夜想起來上廁所,或急著衝到廚房關瓦斯,其實很容易跌倒!跌倒後身體功能往往會快速退化。在風險發生前,該如何預防?台北市社會局的「台北扶老・軟硬兼施」服務方案,提供防止跌倒的居家修繕(止滑墊、裝扶手等)補助,當家中變得更安全,照顧者的心理負擔也降低了。 

老人愈來愈多,誰來顧?新北市推「佈老時間銀行」,陪伴鄰里長輩,也是照顧未來的自己

2020-12-03
文 / 50+

當人口高齡化已是不可逆的趨勢,該怎麼讓每個人都能在自己所住的社區在地安老?新北市社會局於2013年啟動「佈老時間銀行」計畫,鼓勵市民擔任志工,就近陪伴鄰里間的長輩。現在儲存的陪伴時數,將來可兌換長照2.0的居家服務、陪伴服務或照顧相關的進修課程。照顧別人,事實上就是照顧將老的自己。 

自製LINE貼圖課程額滿!台灣最小城市嘉義,如何讓熟齡族變數位玩家?

2020-12-03
文 / 高宜凡

科技,是一個最易被年齡歧視的領域嗎?生活各層面的數位化,日新月異。或許你曾遇過,請教年輕的孩子該怎麼使用一個新的功能,容易被不耐煩的對待。或許你使用無礙,但在城鄉差距更大的地方,許多長者連基本的手機使用都有困難。當台灣社會50歲以上的人口成為大多數時,如何讓讓每個熟齡者都能運用科技,讓生活更便利? 

半年內體適能從41進步到81分!彰化「不老健身房」如何翻轉長者健康?

2020-12-03
文 / 馮紹恩

擔心長輩年紀大了,肌肉流失易跌倒,偏偏老人家又不愛運動,怎麼辦?彰化縣衛生所開辦「不老健身房」計畫,長輩只要到當地衛生所,就能在教練的指導下免費健身。即使是原本臥床、不良於行的人,都能有明顯進步!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全台第一個「失智友善」社區!屏東樂智園區:從小綠人、放椅子就要改變

2020-12-03
文 / 馮紹恩

根據衛福部最新數字,台灣於民國108年12月底,65歲以上失智人口達28萬783人。即每80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龐大的照顧缺口如何解決?從住家所在的社區設施、店家,就開始就對失智友善,是未來一條務實的路。屏東縣竹田鄉,全台第一個「失智友善」社區。強調將設計融入長照、交通和產業,用「自己人照顧自己人」。他們怎麼做到的? 

如何讓台灣每個地方,都變成熟齡宜居之地?國健署長王英偉:改變不用花大錢,你我都可以多做一點

2020-12-03
文 / 50+

台灣,是熟齡者之島。根據國發會最新統計,今(2020)年台灣65歲以上人數已達總人口16%。到了2025年,高齡人口占比將超過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讓年長者放心生活?友善環境的改造,成了迫切議題。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