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6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通稱「馬祖」的連江縣,跟金門離島一樣,是我國國防軍事戰備重地,瀰漫著神秘軍事色彩,也造就其無與倫比的觀光景色。但隨著本土疫情升溫,連江縣作為台灣極其重要的前哨站,面對難以管控的分散島嶼,以及資源匱乏的窘境,連江縣採取何種防疫措施,成功將病毒隔絕在境外,不讓新冠肺炎有機可乘呢?
2021-09-16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位於九龍江口,與廈門灣遙遙相望的金門縣,自古以來,因為地理位置特殊,經常被定位為重要軍事用地和戰略據點。然而在歷經古寧頭、大二膽等戰役洗禮後,豐富的戰地文化遺跡資產,也成為當今獨特的觀光景色。但隨著本土疫情爆發,金門縣為了有效防堵病毒入侵,杜絕新冠肺炎在島上擴散,在最重要的機場關口,迅速採取什麼樣的防疫措施,成功截斷感染源,堅守離島零確診呢?
2021-09-14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人文景觀非常獨特的澎湖群島,堪稱台灣的世外桃源,數不盡的美麗海灣,造就大小不依的漁港,入夜時,水上忽明忽滅的萬點「澎湖漁火」和滿天星斗相煇映,還被各界譽為台灣8景之一,加上一年一度的「花火節」嘉年華,以及雙心石滬、跨海大橋等知名打卡景點,澎湖縣在疫情爆發前,觀光人潮可說是絡繹不絕。面對病毒當前,如臨大敵的澎湖縣,如何在第一時間建構防疫措施,藉由縝密疫調掌握感染源,保護島民健康,守護當地觀光呢?
2021-09-13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台東縣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加上境內自然文化保留區不勝枚舉,純樸的人文風情與熱情的原民文化讓人印象深刻,因此連續假期時,經常是民眾渡假勝地的首選,當地釋迦、洛神花等特產,無不名聞全台。然而面對疫情重創當地觀光,幅員廣大、人口分散的台東縣,防疫措施如何因地制宜,同時有效運用疫苗,盡全力達到社會群體免疫呢?
2021-09-10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秘境探索不完的花蓮縣,依山傍海的優美環境,造就出無數山水美景,加上當地獨有的原住民文化氣息,花蓮縣的觀光,旅遊業可說是非常鼎盛,光民宿業者就有約高達900多家。只是誰也沒料到,今年5月本土疫情突襲,許多民眾措手不及,為撐起首當其衝的觀光旅遊業,成為業者最強後盾,花蓮縣祭出什麼樣的防疫招式守護鄉親、振興經濟,並給予弱勢最即時、有感的紓困呢?
2021-09-09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三面綠山環抱、東臨遼闊太平洋的宜蘭縣,獨樹一格的景色、美食和溫泉,宛如台北的後花園,帶人遠離都市塵囂,忘卻世俗煩惱。然而面對本土疫情強襲,觀光產業雪崩式衰退,宜蘭縣隨即展開什麼樣的防疫策略因應,提供民眾正確、即時的疫苗資訊,並擴大經濟內需,攜手國人挺過艱困時刻呢?
2021-09-08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屏東縣四季如春,坐擁台灣夢幻海景,以及熱門觀光景點「墾丁」,還有充滿熱帶風情的島嶼「小琉球」,堪稱國境之南的夢幻美地。無奈疫情兇猛來襲,嚴重衝擊國內觀光,加上Delta變種病毒無預警悄悄入侵,屏東縣如何在醫療資源相較大城市非常匱乏的情況下,透過縝密的防疫措施穩定人心,成功圍困狡詐的病毒,堅守台灣的山海關,守護民眾健康呢?
2021-09-06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台灣第二大城高雄市,是國境之南的交通中心,以及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面對變幻莫測的疫情,海、空、陸運輸全方位發展的高雄市,透過什麼樣高規格防疫措施,成功防堵病毒流竄,穩定南台灣疫情局勢,展現國際大城市水準,甚至於2021年代表台灣登上《紐約時報》報導,入選為全球「52個值得喜愛的地點」之一呢?
2021-09-06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台南市人文薈萃,是台灣知名遠播的「古城」「美食之都」與「傳統藝術重鎮」,其中獨有的傳統民俗活動「鹽水蜂炮」,還被名列世界3大民俗慶典之一,吸引許多外國人專程來台親臨現場。然而在疫情衝擊下,台南市建立什麼樣的完善防疫制度,因應當地得天獨厚的文化、古蹟、小吃等觀光資源,相挺小吃店業者渡過艱困時刻,同時守護在地居民和遊客的健康呢?
2021-09-02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台灣少子化現象日趨嚴重,面對本土疫情爆發與超高齡社會的雙重夾擊,老年人口比例高達20%的嘉義縣,如何透過一層又一層的防疫措施與硬體設備,突破台灣「最老城市」的困境,讓容易重症化的高齡族群,日常生活中也能獲得充分抗疫資訊,以及便利快速的諮詢管道,免於病毒迫害,保護自身健康安全,同時讓在外打拚的孩子更加安心呢?
2021-09-02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嘉義市地靈人傑,從清領時期、日治時代,當地就已蓬勃發展,有高度的商業活動,林業、糖業堪稱舉世聞名。面對全球疫情風暴,嘉義市如何落實防疫措施,成功打造抗疫城市,讓民眾安居樂業,即使是後疫情時代,也想在當地落地生根呢?
2021-09-01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身為台灣農業重鎮,雲林縣幾乎囊括本土所有農作物,重要性不言而喻,宛如國人的大糧倉。為了不讓疫情隨運輸業流動,確保農產品最高品質,並保障物流人員的健康,以及全國各地民眾的安全,雲林縣採取什麼樣的防疫措施,致力跑在病毒的前方,讓抗疫與農業經濟達到平衡呢?
2021-08-30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坐落本島正中央,一年一度舉辦日月潭萬人泳渡,吸引海內外游泳好手的南投縣,2020年為了讓這場嘉年華盛事如期舉行,如何設計一套完善的「防疫計畫書」,順利榮獲中央肯定,成為全國第一個舉辦大型活動的城市,繼續讓台灣名揚國際呢?
2021-08-30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 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位於台灣西半部中間地段的彰化縣,擁有「台灣米倉」之稱,而且人口稠密,同時還蘊藏豐富的文化資產。面對本土疫情升溫不斷,彰化縣位居四面發達的交通要道,第一時間採取什麼樣的堅強防疫措施,以捍衛台灣抗疫橋樑,隔絕病毒南來北往呢?
2021-08-27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 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位於台灣西部中間地段,往來各地交通都十分便利的台中市,不僅是國家人口第二多的城市,近年還榮獲「宜居城市」的美名,面對冷酷無情的疫情威脅,作為確診者南北移動的中繼站,台中市採取什麼樣的抗疫策略,以捍衛國人健康,遏止來自四面八方的病毒於社區內流竄呢?
2021-08-26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 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人稱「台灣矽谷」的新竹縣,高科技產業園區林立,從業人才超過10萬人,是全球半導體製造業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加上當地蘊藏獨特的客家人文,如此讓傳統與現代科技融合共進之地,面對猝不及防的疫情衝擊,新竹縣祭出什麼樣的作戰策略,成功守護鄉親及科技產業員工的健康,達到上下防疫一條心呢?
2021-08-24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 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新竹市的高科技產業聞名國際,吸引大批國內與國際廠商的投資,以及許多高科技人力移居,同時新竹市還是北台灣重點教育中心之一,像是國立清華大學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都是莘莘學子的第一志願。抗疫期間,新竹市如何與鄰近城市攜手合作,透過全面性的區域聯防,保護產業人才與國家未來棟樑呢?
2021-08-24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 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坐擁機場,宛如國家大門的桃園市,自機場捷運開通後,與雙北生活圈也日益密切,面對疫情防不勝防的緊張情勢,以及當地爆發的部桃群聚事件,桃園市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藉由滴水不漏的抗疫措施緊急應對,以圍堵狡猾的病毒,力斬感染傳播鏈呢?
2021-08-23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 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與台北緊密相鄰的新北市,是台灣人口最多的區域,面對疫情來襲,大台北生活圈的民眾不斷於雙北之間流動,新北市採用什麼戰術對抗躲在暗處的病毒,以快速阻斷傳播鏈?哪些措施更堪稱全國防疫模範生呢?
2021-08-19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 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作為台灣首都,地狹人稠的台北市,在雙北疫情爆發之際,可說是首當其衝!台北市如何透過防疫措施與病毒過招,擁有醫生背景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又透過什麼樣的防疫作為,快狠準的阻斷感染傳播鏈,將社區黑數一一揪出呢?
2021-08-18
文 / 城市學編輯部
抗疫如同作戰,各縣市之間,疫情、地理及醫療能量不盡相同, 22縣市也各自展現出抗疫獨門招數。今年《遠見》與《城市學》向22縣市邀請,集結各縣市首長向大家陳述至今的防疫作為。位於大台北首都生活圈的基隆市,在雙北爆發疫情時,壓力特別大。基隆採取了什麼方式快速阻斷傳播鏈,遏止來得又急又猛的疫情?又有哪些措施,後來更是成為全國防疫指引?
2021-08-16
文 / 馮紹恩
台灣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哪位縣市長是你的抗疫神隊長?《遠見》與《網路溫度計》獨家合作「22縣市疫情應對好評影響力」大調查,發現新北市長侯友宜是網友心中「疫情應對表現最佳首長」;而台中市長盧秀燕、新竹市長林智堅、高雄市長陳其邁和台北市長柯文哲,則分居二至五名。
2021-07-29
文 / 馮紹恩
高雄市是南部最大都會區,更是交通、外貿重鎮,對外有海運、漁船、機場,對內有台鐵、高鐵、客運。每天大量人口進出流動,成為疫情下最危險的變數。
2021-07-22
文 / 馮紹恩
5月13日起,彰化縣接連爆出數起全國關注的大型群聚感染,水果盤商家族引爆破百案例,而「牌咖傳染鏈」則牽連38人確診,逼得縣長王惠美跳出來大喊「拜託別再打(牌)了!」
2021-07-10
文 / 馮紹恩
回顧從五月開始爆發的疫情,新北一直是全台灣最慘的重災區之一,確診人數更高居全台最多。然而在7月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公布的全國確診數字,新北市的數字降到只剩5例。在5月中旬爆發時,沒有人可以料到在短短兩個月內,疫情竟然就可以壓制到這個程度。
2021-07-13
文 / 馮紹恩
台灣在經歷將近兩個月的三級警戒後,7月13日正式開始「微解封」。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讓中央決定拍版放行「微解封」的重要關鍵,其實不在於之前確診人數破百的雙北、桃園等都會區疫情降溫,是國境之南「屏東」,而且是確診數只有13人的屏東偏鄉「枋山」。
2021-07-17
文 / 馮紹恩
雖說台灣疫情逐漸趨緩,但警戒還是讓人無法鬆懈。如果你非得要找一塊遠離病毒的淨土,截至目前,金門縣仍是全國22縣市中唯一的「淨零」。金門是如何在病毒肆虐之際,得以守住國境之疆?
2021-07-02
文 / 馮紹恩
台灣,同島一命,但不同地區面對病毒的傳染,卻未必會有相同的資源。台東太麻里跟金峰鄉面對社區感染的危機,站出來擋在第一線的,就是唯一、也是最後一道防線的衛生所。當時,他們是怎麼努力阻止傳染擴大?衛生所工作又有什麼辛苦的地方?
2021-06-29
文 / 白育綸
6月初,當外界的目光還緊盯竹、苗移工染疫的事件,深怕「護國群山」晶片下游的封裝業,產能折損;這時,「移工第一大城」桃園的電子零件產業,早已悄悄動起來,兩週以來快篩超過3萬人,迄今「零確診」。